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廖尔达尔
(2009-11-19 22:04:44)
这一理论使由廖尔达于1957年提出的。他的思想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第一,事物的发展变化首先产生“初始变化”,然后产生“次级强化”,最后产生“上升或下降”即进一步强化或减弱的结果,反过来又影响初始变化。因此,社会
经济的变动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经济发展不仅仅包括经济产出的增长,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变化。同样,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又产
出于收入、生产条件、生活水平、态度、制度和政策等等。
第二,在动态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一个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另一个或另一些因素发生相应当地变化,并产生次级变化,强化
先前因素,使经济发展过程沿着原先的因素的发展方向发展,这是一种激烈行的因果循环。在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水平低,造成生活水平低,营养不良,卫生健康
状况恶化,教育文化落后,人口质量下降,劳动力素质不高,就业困难;反过来,劳动力素质低,劳动生产率也低,产出停滞或下降,造成低产出和低收入,其结果
是贫困进一步恶化。这样,发展中国家总是陷入低收入和贫困的积累性循环中难以自拔。廖尔达尔分析认为,收入水平低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重要原因,而产生低收
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起重大作用的因素是资本形成不足和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他提出的政策建议是,应当通过权力关系、土地关系以及教育体制方面的改革,逐
步使收入趋于平等,增加贫困人口的消费。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