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垒云桥仗赤肩 -- 游缙云大洋山之古方天桥
标签:
缙云大洋山古方天桥上宕村古方塘水利灌溉轻舟逐浪杂谈 |
分类: 溯舟琐记 |
石垒云桥仗赤肩 – 游缙云大洋山之古方天桥
http://s2/middle/5d73537fgab4e551d3801&690-- 游缙云大洋山之古方天桥" TITLE="石垒云桥仗赤肩 -- 游缙云大洋山之古方天桥" /> 丘民竭智效娲天,
石垒云桥仗赤肩。
越堑飞虹南北贯,
素流溉岭沃桑田。
21日8∶50,由胡源乡上坪村遥望着古方天桥的雄姿,踏上了古方岭的千年古道。
古道大多数都有石阶,只是年代久远几近荒废失修而显得参差杂乱,在曲曲弯弯时缓时陡的一路攀升中,两侧或沟或崖,叠岩绝壁,峻岭险峰,垒石幽潭,苍松翠柏,白云蓝天,景色峭丽,峰石奇秀。于走走停停之间,不知不觉地来到了一块硕大无比的巨石前。此石下大上小厚达数米,周边侧面布满酒盅大小的冰臼,底面平整如削,平卧于山体倾斜的裸岩之上,半边悬空,犹如一张张开的巨鳄之嘴,中间足可容纳数十人歇息。于是大家便在石下席地而坐,休息补餐。
11∶20,队伍踏上了古方塘水库坝顶,水库的南侧,便是古方山海拔1245米的最高峰。一场近一个小时的游泳嬉水又激情开演,直至天上乌云密布雷声阵阵,才重又整装踏上古方岭向古方天桥进发。期间大雨瓢泼,给原本就被荒草覆盖跌宕陡狭的石阶又平添了几分湿滑,使下山的路走得更加艰难,时不时地有山友跌滑摔倒,还有不少山友都没有带雨具,其艰辛之状更是可想而知。
15∶00,雨已经停了,队伍也踏上了建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天桥-闻名全省的古方胜利渡漕。天桥分上下两层,下层有5个大桥孔,上层有28个桥孔,南北相接长220米、高28.7米,全部由人工肩挑背扛用花岗岩块石砌成,没有任何钢筋。渡漕主要用来将海拔近1200米,瓯江流域最古老水利工程 - 古方塘水库的水从布袋岙的南边引到北侧,以灌溉胡源乡的上宕村、上坪村、蛟坑村和胡村村等山间农田。
走在桥顶两侧各约五十公分宽的渠壁墙沿上,双脚微颤,越到中间,感觉风也越发的大了起来,不少山友下到了渠道中间的涵管上,毕竟安全是第一位的。
从天桥下来,徒步来到上宕村已近16∶00,在农家随便填了一下肚子,继续徒步回到上坪村下车点,简单洗换后,坐车回杭。
http://s15/middle/5d73537fgab4e598e908e&690--
http://s14/middle/5d73537fgab4e59cb971d&690--
http://s5/middle/5d73537fgab4e5a272234&690--
http://s1/middle/5d73537fgab4e5a737a50&690--
http://s2/middle/5d73537fgab4e5abfaa81&690--
http://s15/middle/5d73537fgab4e5afcb12e&690--
http://s2/middle/5d73537fgab4e5b39c521&690--
http://s8/middle/5d73537fgab4e5b861f27&690--
http://s8/middle/5d73537fgab4e5be19587&690--
http://s4/middle/5d73537fgab4e5c2df873&690--
http://s11/middle/5d73537fgab4e5c7a2b3a&690--
http://s4/middle/5d73537fgab4e5cc690d3&690--
http://s12/middle/5d73537fgab4e5d12d76b&690--
http://s6/middle/5d73537fgab4e5d5f2275&690--
http://s8/middle/5d73537fgab4e5d9c2277&690--
http://s9/middle/5d73537fgab4e5de87848&690--
更多图片请浏览相册 游缙云大洋山 专辑欣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