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地形呈东低西高的阶梯型,离开上海不久,路不再是一马平川,眼前出现了一片片高低起伏的丘陵。公路坑坑洼洼,车颠簸地前行,好几次坐在汽车后部的我们,被弹起来又重重地落下来,有一下,我的头竟然碰到了车的天花板,震得生疼。还有好几次,山上的路很窄,汽车紧贴着山的内侧艰难地向上爬行,从车窗向外眺望,蜿蜒曲折的路,像一条玉带缠绕在山体上,煞是美丽。向下望去,却惊出一身冷汗,半米之外便是万丈深渊。快乐和担忧在旅途中不断地交替出现,经过近10个小时的行驶,傍晚时分,我们来到了离黄山不远的一个工厂招待所。在那儿我们简单地就餐,早早地睡下了,但因为太激动,我辗转反侧睡不着,脑海里想象的全是黄山的风景。
黄山占地很大,山脉面积有1200平方公里,黄山的精华集中在100多平方公里内,它分前山和后山二条进山的路线。招待所在前山入口附近,第二天天蒙蒙亮,我们步行去黄山,准备从前山的山门慈光阁上山,古色古香的慈光阁被翠竹茂林环绕,作为山门很是气派。
前山旅行的线路是玉屏景区,那时去玉屏景区没有缆车,必须一步步地攀登。上山的路弯弯曲曲,台阶宽窄不一,大部分台阶没有栏杆。一路向上树木参天,泉水潺潺,虽风景不错,但不觉惊奇。走着走着,心里有些纳闷,黄山的美景好像一般。
天地突然豁然开朗,出现了奇峰突兀怪石林立白云缥缈的美景,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近在咫尺,黄山迷人的面纱终于撩开了。天都峰看似不远,其实走到它脚下还需很长时间,好在途中美景不断,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天都峰脚下。天都峰海拔1810米,以险峻壮丽著称,山体陡峭,古时无路可走,普通人难登峰顶。1937年开始修建登峰梯道,梯长3里共1564个阶梯,全部凿在绝壁上,抬头仰望让人望而生畏。
上下只有一条路,阶梯很窄,大部分地方只容一人通过,幸好76年来黄山旅游的人非常少。我们5个人分成二批,我让惠君、小陆、小祝先上去,我和小雅照看行李(因为山太陡峭,不可能背着行李上山),这一上一下,大概需要二个小时,我和小雅优哉游哉地观赏着周边的风景。一小时过去了,二小时过去了,同时出发的其他游客陆陆续续地下来了,还不见我们同伴的踪影,我着急了,因为此时已下午4点了,如果再不上去,天黑了,就不能上去了,不上天都峰,黄山不就白来了。于是我当机立断,把我们的行李托刚刚认识的人照看(因为他们走的是同一条路线,,也有同伴在天都峰上,另外包里也没有值钱的东西),开始登天都峰。天都峰台阶又高又陡,我们扶着栏杆小心翼翼地向山峰攀登,在半山腰碰到了惠君他们,二个男人一前一后照顾着惠君,中间的惠君脸色煞白,眼里充满着恐惧,几乎是一屁股一屁股地坐下来。我恍然大悟,时间就是这样被她耽误了。我告诉小陆,到玉屏楼(旅馆),先登记旅馆,然后租5件棉大衣(明天早上看日出),千万不能忘记,他口口声声地答应,陪着惠君继续下山。小祝陪我和小雅上山,好给我们拍照。
离天都峰峰顶几十米处有一石矼,长10余米,宽不到一米,像一条游弋在水中的鲫鱼之背,鲫鱼背呈弧形,二侧是万丈深渊,山风一阵阵呼啸而来,山体仿佛在摇晃,虽有铁索栏杆保护,胆小的游客还是会双脚发软打颤。也许是年轻,也许想逞强,我从从容容地走过了滑溜溜的鲫鱼背,一鼓作气登上了天都峰的顶峰,眼前是层峦叠翠,松石争奇,黄山72座大小山峰尽收眼底。
天已经出现了暮霭,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峰顶,一步一步地踩着石阶下山,到玉屏楼,天都峰已经隐没在沉沉的夜色中。我急急忙忙找小陆,小陆同惠君正兴高采烈地说着话,房间没有登记,棉大衣没有去租,托付的事情,没有一件办好,我心里有点不高兴,匆匆地去登记房间,幸好睡觉的地方还有,但是棉大衣已经租完了,没有棉大衣,明天看日出一定有问题。
餐厅的菜也基本没有了,只有青菜炒萝卜,已经是饥肠辘辘,平时无肉不欢的我,这么素的菜,也吃的很香。那时黄山的旅馆很少,玉屏景区就此一家,条件极其简陋,都是上下通铺,6个,8个,10个人共寝一室。黎明时,所有的人都快速起床,到旅馆外的平台上观赏黄山的日出。
室外在零度以下,冷风吹得我直打颤,我只能回到房间里,但又害怕错过难得一见的美景,于是屋内屋外来回穿梭。后来我灵机一动,把被子裹在了身上,到平台上等待着最激动的时刻到来。天一点点亮起来,太阳从山峰后慢慢地升起,霞光愈来愈红,映衬着美丽的山峦,突然一轮红彤彤的火球,刹那间跳出了山峦挂上了天穹,美的让人窒息,玉屏楼前,迎客松边一片惊叹声。
在迎客松旁合影留念,离开玉屏楼,我们眺莲花峰,光明顶,过龟蛇二石、登百步云梯,穿鳌鱼洞,观妙笔生花,猴子观海,飞来石,仙人背宝,十八罗汉朝南海等奇石,沿途的美景,像一幅幅画让人目不暇接,最后我们来到了西海排云亭。
在黄山所有的美景里,最让我心醉的是排云亭的云海,云海变幻莫测,一会儿似海浪滚滚似万马奔腾,一会儿像袅袅炊烟像飞流直下,呈现出亦幻亦真的景象。观赏良久,太阳渐渐西沉,如血的残阳照耀在千姿百态层层叠叠的山峰上,绽放着极致的美丽,我欣赏着感动着这无与伦比的灿烂(我喜欢日落胜过日出,不过直到如今,还没有见过比排云亭更美的夕阳)。
翌日我们在北海的清凉台再一次看到了日出,离开北海,我们开始下山,去后山的云谷寺,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这话很有道理,上山时虽然累的够呛,但休息片刻就恢复了,下山看似轻松,其实更艰难危险,需要万分谨慎。一路下山鸟语花香,我们又观赏了很多奇松怪石和瀑布,感觉前山险,后山更秀。
4天的黄山游只能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不过黄山的幽,黄山的静,黄山的险,黄山的奇,黄山的美,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永世难忘。
2012年8月8日星期三
注
1,
事隔30多年,很多细节已经模糊了,只有印象最深的还清晰。如果有写错的地方,请朋友指正。
2,
那时游黄山的人寥寥无几,4天里碰来碰去就这几十个人,如果碰到坏人,后果真的不堪设想,本来想去松谷庵,翡翠池,因为太远,那儿几乎没有游客,听说还有野兽,就放弃了。
3,
黄山的美同人少有关,听说现在黄山人满为患,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4,
看过黄山的美景,初到欧洲,觉得欧洲的风景无法同黄山比,黄山风景无与伦比。
5,
70年代黄山还没有开发,不收门票,景区内没有任何公共交通,全凭两条腿走路,体力消耗很大,吃住都很差,非常艰苦。
6, 买了3卷135胶卷,可以拍108张,在黄山很多惊险的地方拍照片,自以为很不错,结果照片洗出来,像盆景。
6, 黄山的怪石都有很动人的故事,有兴趣可以在网上查找。
7,黄山的照片留在国内,不过即使在也不能翻拍,135胶卷实在太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