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3/middle/5d72e013g7e01263314c2&690
昨天晚上,在法兰西国家体育馆举办了一埸《为了海地》的大型音乐会义演,法国国家电视二台进行了实况转播,千百万法国人观看了这埸传递爱心的音乐会。
海地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现在又雪上加霜遭遇了地震的劫难,它的灾难牵动了全世界千千万万人的心,世界各国的援助和救灾已夜以继日地进行着。法兰西人也不例外,法国同海地历史上是宗主国和殖民地,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和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法国政府的救援早已经开始和到位,民间的捐助也义不容辞地展开了,义演就是民间捐助的一部分。
几万人的体育馆站无虚席,演唱会很有创意颇具匠心,大型屏幕上不时切换着地震的灾情,一片片断壁残垣赫然在列,一双双迷茫的眼睛不知所措,一声声嘶声痛苦惨人心扉,一个个饥渴的灾民期盼救援的苦等,一具具血肉模糊的尸身惨不忍睹,一对对亲人劫后重逢时的喜悦和激动,让所有看演出人的为之动容,怜悯之情顿生。
几百位知名或不知名的法国歌手和节目主持人轮流出场,柔柔地唱,幽幽地吟,声声情,款款爱,通过电波,通过网络传送到海地,温暧着每一个海地人的心。
令人感动的是法兰西人的爱心,音乐会义演只是个爱的平台,爱的窗口,爱的桥梁。义演由法国电视台,法国国家电台和海地基金会联合举办,号召全体法国人表达爱心送去温暖。因为海地急需救灾急需重建,学校医院民居的修建更是当务之急,资金食品药物,靠贫困的海地根本无法自救。义演主办者为此设立了一个特殊的临时电话号码,每一个法国人可以打电话也可以发短信,电话所产生的费用成了捐款,每通电话话费极其有限,但积少成多集腋能成裘,咋天晩上短短的三小时演出,已有成千上万的电话和短信在法兰西电波中交汇碰撞,凝聚成法兰西人对海地人民的关爱和温暖。
音乐会不定时地朗读民众发来的短信,一位叫尼古拉的说:“我只是个普通的法国人,捐上几个欧元不算什么,但这是我的一点小小的心意,请收下吧”
。罗拉写道:“我很悲痛,天天以泪冼脸,因为我失去了亲人,但我还希望海地能尽快地重建,快乐重新还给海地人民”
。托马发来短信:“世界有爱世界有情,为了海地,我们应该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是啊!人间需要爱,灾区人民需要情需要温暖,正是这种爱这份情这点点滳滴的绵薄之力汇成了法兰西人爱的汪洋情的波浪,捐款的数字一直在不断攀升,据晚会结束前统计,已经超过了2004年亚太海啸时的义演捐款(因电话捐款截止日期是
2010年1月25日19点)。
法国文化部长密特朗(前总统的侄子),作为一名普通人朗诵了著名诗人为海地人所作的爱的诗篇。法国驻海地记者还采访了海地电视台著名的女节目主持人,电视画面上出现了她泪流满面饱含深情地对法国观众说:“海地人民谢谢法国,谢谢法国人民,他们永远不会忘记法国人民给我们的爱给我们的温暖”
。诗作和采访将义演晚会推至了高潮。
谁说这个世界无情,谁说这个世界缺乏爱和温暖。我发现,这个世界还是有爱还是有情,希望爱无处不在,希望情永远温暖!
2010年1月25日于巴黎
向牺牲的中国维和同志致敬.祈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