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悬崖顶看大渡河峡谷【四川自驾慢游第八天(上)】

标签:
大渡河峡谷皇乌公路乐西公路岩窝沟马坪村汉源乌斯河鎮 |
分类: 自驾、自由行 |
11月27日 星期四【第八天行程】:
(一)汉源乌斯河鎮-皇乌公路-马托乡-皇木镇-乐西公路-岩窝沟-筑路纪念碑-永利彝族自治乡-乡道-莫朵村-马坪村
(二)马坪村--原路返至乌斯河镇-S306-深溪沟大桥-深溪沟隧道-飞水崖大桥--白熊沟-丁木沟-关村坝火车站-铁道兵上的博物馆-乐山金河口大渡河峡谷入口55公里(里程表825-954/今日行程129公里)
(一)皇木镇
(二)乐西公路岩窝沟
(三)马坪村
【一】皇木镇
http://s2/bmiddle/001I6hPMgy6PLVO2VS931&690
(上图)皇木镇位于汉源县东部高山,海拔2000米左右。皇木,是专供皇家伐木的地方,明、清两代建造皇宫殿宇的木头在这里采伐,当地人至今称这里为“皇木厂”。明代北京城修建时,用的就是产自皇木这里的大渡河边金丝楠木。
(上图)皇木镇位于汉源县东部高山,海拔2000米左右。皇木,是专供皇家伐木的地方,明、清两代建造皇宫殿宇的木头在这里采伐,当地人至今称这里为“皇木厂”。明代北京城修建时,用的就是产自皇木这里的大渡河边金丝楠木。
【二】乐西公路岩窝沟
(上图)乐西公路岩窝沟,这段“U”字型的道路虽然只有六公里多,但地势十分险峻:公路一边是悬崖绝壁,另一边是万丈深渊。
http://s6/mw690/001I6hPMgy6PM2Buwuh75&690
(上图)道路修筑在岩窝沟两侧的半山腰上,抗战那年修路施工时(1939年——1941年),六公里多的路段共牺牲了125人,平均每公里有20多人献身。许多人都是坠崖身亡的,当年筑路员工称岩窝沟为“魔鬼住所”。
(上图)道路修筑在岩窝沟两侧的半山腰上,抗战那年修路施工时(1939年——1941年),六公里多的路段共牺牲了125人,平均每公里有20多人献身。许多人都是坠崖身亡的,当年筑路员工称岩窝沟为“魔鬼住所”。
http://s4/mw690/001I6hPMgy6PM2JsNdp33&690
(上图)在“U”字型公路的转弯处能看到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华藏山社、汉源县乐西路抗战文化研究联合会,立下的“忠魂精骨,永昭日月”的筑路纪念碑。
(上图)在“U”字型公路的转弯处能看到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华藏山社、汉源县乐西路抗战文化研究联合会,立下的“忠魂精骨,永昭日月”的筑路纪念碑。
(上图)但要提醒的是,有恐高症和行驶山路经验不足的驾驶员慎入,这不是一般的山路,危险得很。
(三)马坪村
http://s10/mw690/001I6hPMgy6PM4bEhhDf9&690
http://s7/mw690/001I6hPMgy6PM46tDIac6&690
(上图)马坪村是大渡河峡谷最佳观景点,在悬崖顶上俯瞰大渡河峡谷一定会让你震撼。站在悬崖顶上 ,隔着老昌沟看对面悬崖顶上的古路村同样会让你震惊。
http://s7/mw690/001I6hPMgy6PM46tDIac6&690
(上图)
(上图)
古路村位于四川大渡河大峡谷入口的绝壁之上,是个500多人的彝族村落,海拔1600公尺。 古路村名字的来历,有一说是“咕噜”是石头滚下山的声音,“咕噜”便成了古路。从村名的来历,便知其地势险恶程度。
(上图)
去古路村没有公路,一条几乎垂直的山路,是村民同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攀登这条山路不仅需要体力,更需要勇气。我们曾经设想下山后去古路村,最终还是不敢去尝试,据当地人讲实在太危险,有许多路段都是在悬崖边上,如一失足跌落悬崖,便 粉身碎骨葬身大渡河。人老了把命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保命是冒险与挑战的前提,还是老老实实站在远处想象路途的艰险,。
(上图)
马坪村与 古路村同属汉源县永利彝族自治乡,同一个乡的两个村庄直线距离不足一公里,隔着一条老昌沟,可见不可及,相遇谈何易(绕路一圈单程至少70公里)。如果能在老昌沟两旁的悬崖上架一索道,既解决古路村村民的出行难题,同时又能开发旅游。这个设想或许会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