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产芯片的现状、思考及发展建议一
(2018-04-23 15:48:46)分类: 提案论文 |
有人说,美国如果真要打击中国,不用航母导弹,一个小小的芯片就可搞定。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启动了针对中兴通讯的一项拒绝令,将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7年,直到 2025年3月13日。消息公布后,不仅资本市场大受搅动,公众舆论也非常关切。中兴A股、H股双双停牌,其美国供应商的股票大幅下跌,最严重的跌了30%以上。中兴产品有大量进口自美国的元器件,尤其是芯片。如果美国真的禁止中兴进口美国的产品7年,没有政府扶持的话,中兴基本上确定可以关门了。核心部件受制于人,没办法。
尽管此案持续时间很长,但美方现在这样做肯定意在配合其向中方施加贸易压力。这件事极大地触动中国社会,带动中国上下关于我们必须加快发展芯片等半导体核心技术的思考。芯片是整个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另外,它关系到整个中国产业的安全,如果国际局势发生大的变化,芯片不能正常进口,中国超过10万亿的电子信息产业乃至工业都会发生灾难性的情况。
一、中国是芯片进口大国,但芯片是中国IT业的软肋!
集成电路被喻为信息工业的“粮食”,是信息技术产业的基础和信息安全的载体。集成电路是我国进口最大宗商品,已超过石油,每年进口额达2300亿美元,存在巨大贸易逆差。全世界2015年芯片产值大概是3450亿美金,2016年是3510亿美金。中国2015年芯片进口金额超过2300亿美金,2016年进口了2270亿美元的,占全球芯片产值的2/3以上。中国消耗世界芯片的70%,其中90%的芯片都依赖进口,本土生产的芯片大概不到10%;就是这10%,还有一半是外资企业,比如英特尔、三星公司在中国生产的。中国本身芯片产值,全球比重也就是5%左右。请看以下是“当前中国核心集成电路的国产芯片占有率”:
几年前,华为设计出顶级的“麒麟芯片”,但并不能生产,只能找台湾的台积电代工生产。但按台湾方面的要求,台积电大陆工厂的技术必须落后台湾三代。2017年,紫光集团刚刚推出一颗14纳米8核64位的芯片,俗话叫基带芯片,8核概念就是有8颗CPU,全球目前最先进的14纳米工艺,就这样一个芯片手机里面的芯片,研发投入超过1亿美金,历时将近1年。但这个芯片目前在中国还不能生产,紫光集团还要委托国外的公司为我们代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