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海志》序言

(2018-01-19 07:53:23)

《安海志》序言

傅衣凌

方志是我国史学的一支巨流。随着近代历史科学的发展,乡土研究受到重视,而方志又是地方史料的宝库,于是方志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代有述作。解放后,党和政府有见及此,曾屡次号召各地编写地方志。一九八三年春,县领导建议修编《安海志》。安海镇有关同志积极响应号召,在县、镇、公社党政的支持下,立即着手编写。在1957年整理汇编的基础上,于不及一年的时间内,完成全书初稿,并将于近期内正式出版发行。我承蒙编写小组的好意,有幸先睹为快,粗读志书初稿,获益良多,又嘱为叙一言于卷首以为序。我不文,素不治方志之学,深虞有负雅望,踌躇些时,终因对安海地区的研究,素感兴趣,乃不辞老拙,欣然从命。

安海明代称为安平,早在四十年代,我于何乔远的《闽书》,即见到有关安平人的记载,他们“经商行贾,力于徽歙;入海而贸夷,差强资用”,引起注意,颇有志于这一方面的著述,顾以史料缺乏,久久未能着手。今在明抄的《安平志》中却保藏有外间所不易见的新史料,足以研讨。如黄堪的《海患呈》即载嘉靖时,“有日本夷船十数只,其间船主水梢,多是漳州亡命,谙于土俗,不待勾引,直来围头、白沙等澳湾泊。四方土产货,如月港新线,石尾棉布、湖丝、川芎各处逐利商民,云集于市。本处无知小民,亦自乘风窃出酒肉柴米,络绎海沙,速成市肆。始则两愿交易,向后渐见侵夺。后蒙本府严禁接济是以海沙罢市,番众绝粮,遂肆剽掠劫杀居民”。这呈文当写在嘉靖二十六年至二十九年(1547-1550),朱纨提督浙闽海防军务时事。这对于明代的对外贸易和倭患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史料。我以为安平一镇在明代经济史上实居于特殊的地位。为什么呢?因为明代的对外贸易已逐渐摆脱市舶司的束缚,在国内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出现有不少新的贸易港口,其著者,如浙江的双屿,福建漳州的月港、泉州的安平等,这些新的贸易港口的兴与衰,标帜了明代民间的自由贸易是在极其困难曲折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这里,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明代的对外贸易,首先,是由福建商人(其中安平商人占有一定的比重)和徽州商人共同开创的,再有广东等地商人的参加。如歙人许栋、汪直以双屿为根据地,进行对外贸易,而福建海商则在双屿建有天妃宫,后为朱纨所捣毁。据记载,清代广东的十三行商人有一部分是从福建泉州迁居移入的。因此,开展安海地区的研究,将不仅仅是地方史的事情,而是具有全国性的意义。在某种意义上说,她还是带有国际性的。同时,安海向是福建人文荟萃之区,代有才人;历史文物,蕴藏极富;又是本省佛教和摩尼教的一个圣地,都值得人们的深入探究。我相信《安海志》的出版,将有助于开展本省地方文化的研究,并产生积极的影响。末后,关于本书的编写目的和体例,已具见于本书的修编说明,无待赘述。粗读之,深佩编写同志对本书用力甚勤,史料搜集与考证很费工夫,态度又极认真严肃,值得学习。于此,让我作为一个读者,谨向编写小组同志表示深切的谢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