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我市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建议
(2017-12-26 08:36:30)分类: 提案论文 |
关于加强我市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建议
民建安海二支部
一二十年来,很多中小学校对体育不够重视,有的学校甚至取消校运会的高强度项目。同全国的情况一样,目前我市各中小学校普遍出现“三多”——即戴眼镜的学生多、胖敦的学生多、玩游戏的学生多。从全国来看,学生因为参加体育活动、或新生入学军训而猝死的事件时有发生。独生子女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体质,引发人们对于学生体质下降的关注和忧虑,引起政府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
造成学生体质严重下降,存在诸多方面的原因,突出表现在下列几个问题:
一、首先是升学率高于一切的教育现状。唯分数论占据了教学主导地位。考试成绩的高低,几乎是判断一家学校优劣的唯一标准。一些所谓好学校,就是成绩抓得硬,其他的一切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谓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实际上只是重视在“智”方面的发展。
二、其次是体育教学被边缘化。学校太注重知识课,对体育课普遍轻视,虽然政策“保障”了体育课并没有被压缩,但文化课和作业的压力直接压缩了学生们的体育运动时间,导致学生室外活动少,运动量小。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基本不能实现。特别是高小,初中,高中的毕业班,很多学校干脆取消体育课、图画课和音乐课,全力以赴文化课,许多应届毕业生几乎没有体育运动。
三、社会和家长普遍轻视体育锻炼。由于中小学升学、择校压力很大,从小开始,许多学校家长就强调学习成绩,只要学习好就可以,其他一切都不重要。加上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学生们少得可怜的课余时间,主要花在聊微信、玩游戏上面,基本忽略了锻炼。
四、体育教师不够尽职。由于校领导对体育不够重视,体育教师的绩效奖金等,远不如其他文化课教师,导致体育教师上课热情不够高,往往天热不上、天冷不上、阴雨天气更不用说。即使上体育课多数也是放羊式,一上课,操场绕两圈,然后排球、足球或篮球操场上一扔,就是体育。
五、学生上体育课积极性不高。由于多种因素制约,学生的体育兴趣没有培养出来,多数学生热情低。从少年活泼好动的特性上看,他们并不是从内心讨厌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而是对一些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的内容、方法感到枯燥厌倦甚至反感。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做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战略部署。国务院还专门印发了《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要求学校、家庭、社区联动,着力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奠定基础;要求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以“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为目标,全面提升体育教育质量,健全学生人格品质。为此我们建议:
一、治弱需下重拳,实行校长责任制。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严格执行中央的决定,坚决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对于相关规定拒不执行、或阳奉阴违的责任人,必须像过去抓计生工作一样,一票否决,
二、为学生减负,为老师减负。繁重的课业,压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必须从小引导,让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学校要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严禁挤占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时间。
三、从现在做起,从小学抓起。抓学生体育训练,加强学生体检工作,健全学校体育风险管理。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年体检一次,给每个学生建立健康档案,尽量规避学校体能风险。不能因噎废食,发生了一两起学生体育活动意外事件,就干脆不让学生进行一些高强度体育活动。
四、激发中小学生的体育热情。改变单一的训练模式,吸引学生自愿参加体育运动。抓住青少年追星的心理,定期邀请著名运动员、运动队到晋江来,举行表演赛、指导赛。晋江的企业,不少聘请体育明星为代言人、形象大使,要鼓励、要求这些企业,分担部分社会责任,把明星、运动员请到学校巡回演讲,或表演,以激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