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财务会计形成性考核册 答案 作业3
(2008-12-07 00:23:09)
标签:
高级财务会计答案杂谈 |
分类: 高级财务会计 |
作业3
一、单项选择题
1、现行汇率法下,外币报表的折算差额应列示于( D )。
A、利润表
D、在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列示
2、在现行汇率法下,按历史汇率折算的会计报表项目是(D)。
A、固定资产
3、在货币项目与非货币项目法下,按历史汇率折算的会计报表项目是(A)。
A、存货
4、在时态法下,按照历史汇率折算的会计报表项目是(B)。
A、按市价计价的存货
C、应收账款
5、2007年12月5日赊销一批商品,当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7.3人民币,合同规定的信用期为2个月(D)。
6、下列会计方法中属于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特有的方法的是( B )。
A.、计算持有资产损益
C、
7、现行成本会计的首要程序是( C )。
A、计算资产持有收益B、计算现行成本会计收益
8、在物价变动会计中,企业应收账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均为50万元,如果期末物价比期初增长10%,则意味着本期应收账款发生了( A )。
A、购买力变动损失5万元B、购买力变动收益5万元C、资产持有收益5万元D、资产持有损失5万元
9、交易双方分别承诺在站起来某一特定时间购买和提供某种金额资产而签订的合约:( A )。
A、远期合同
10、衍生工具计量通常采用的计量模式为:( D )。
A、账面价值
二、多项选择题
1、下述做法哪些是在物价变动下,对传统会计模式的修正(BCE)。
A、物价上涨时存货先进先出其不意 B、固定资产加速折旧
D、固定资产直线法折旧
2、公允价计量包括的基本形式是(ABCD)。
A、直接使用可获得的市场价格
C、实际支付价格(无依据证明其不具有代表性)
E、国家物价部门规定的最高限价
3、下述哪些项目属于货币性资产项目:( AB )。
A、应收票据
4、实物资本保全下物价变动会计计量模式是(BC)。
A、对计量属性没有要求
E、对计量原则有要求
5、下列项目中,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的有(BC)。
A、现行汇率法下的实收资本
C、流动项目与非流动项目法下的应付账款
6、下列项目中,采用历史汇率折算的有(AC)。
A、现行汇率法下的实收资本
C、流动项目与非流动项目下的固定资产
7、在货币性项目与非货币性项目法下,采用即期汇率折算的报表项目有(AB)。
A、按成本计价的存货
8、在现行汇率法下,按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的报表项目有(ABD)。
A、按成本计价的长期投资
9、交易性衍生工具确认条件是(AB)。
A、与该项目有关的未来经济利益将会流入或流出企业
B、对该项目交易相关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地加以计量
C、与该项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报酬已经显现
D、与该项交易相关的成本或价值难以可靠地加以计量
E、与该项目有关的未来经济利益将会流入或流出难以确定
10、《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期》将套期保值分为( ABC )。
A、公允价值套期保值
E、境外投资业务套期保值
三、简答题
1、简述时态法的基本内容。 P192
答:一、时态法--按其计量所属日期的汇率进行折算
二、报表项目折算汇率选择
A、资产负债表项目:
现金、应收和应付款项--现行汇率折算
其他资产和负债项目,历史成本计量-历史汇率折算,
现行价值计量--现行汇率折算,
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历史汇率折算
未分配利润--轧算的平衡数;
B、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收入和费用项目--交易发生时的实际汇率折算,(交易经常且大量发生,也可采用当期简单或加权平均汇率折算,
折旧费和摊销费用--历史汇率折算
三、时态法的一般折算程序:
1.对外币资产负债表中的现金、应收或应付(包括流动与非流动)项目的外币金额,按编制资产负债表日的现行汇率折算为母公司的编报货币。2.对外币资产负债表中按历史成本表示的非货币性资产和负债项目要按历史汇率折算,按现行成本表示的非货币性资产和负债项目要按现行汇率折算。3.对外币资产负债表中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等项目按形成时的历史汇率折算;未分配利润为轧算的平衡数字。4.对外币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项目,收入和费用项目要按交易发生日的实际汇率折算。但因为导致收入和费用的交易是经常且大量地发生的,可以应用平均汇率(加权平均或简单平均)折算。对固定资产折旧费和无形资产摊销费,则要按取得有关资产日的历史汇率或现行汇率折算。
四、时态法是针对流动与非流动法和货币与非货币法提出的方法,其实质在于仅改变了外币报表各项目的计量单位,而没有改变其计量属性。它以各资产、负债项目的计量属性作为选择折算汇率的依据。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理论依据,折算汇率的选择有一定的灵活性。它不是对货币与非货币法的否定,而是对后者的进一步完善,在完全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时态法和货币与非货币法折算结果完全相同,只有在存货和投资以现行成本计价时,这两种方法才有区别。
五、不足:
1、它把折算损益包括在当期收益中,一旦汇率发生了变动,可能导致收益的波动,甚至可能使得原外币报表的利润折算后变为亏损,或亏损折算后变为利润;2、对存在较高负债比率的企业,汇率较大幅度波动时,会导致折算损益发生重大波动,不利于企业利润的平稳。3、这种方法改变了原外币报表中各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据此计算的财务比率不符合实际情况。
六、时态法多适用于作为母公司经营的有机作成部分的国外子公司,这类公司的经营活动是母公司在国外经营的延伸,它要求折算后的会计报表应尽可能保持国外子公司的外币项目的计量属性,因此采用时态法可以满足这一要求。
2、简述衍生工具需要在会计报表外披露的主要内容。P215
答:①企业持有衍生工具的类别、意图、取得时的公允价值、期初公允价值以及期末的公允价值。
②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和停止确认该衍生工具的时间标准。
③与衍生工具有关的利率、汇率风险、价格风险、信用风险的信息以及这些信息对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和期限可能产生影响的重要条件和情况。
④企业管理当局为控制与金融工具相关的风险而采取的政策以及金融工具会计处理方面所采用的其他重要的会计政策和方法。
四、业务题
1、资料:H公司2007年初成立并正式营业。
(1)本年度按历史成本/名义货币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如下表所示:
资产负债表
项 目 |
2007年1月1日 |
2007年12月31日 |
现金 |
30000 |
40000 |
应收账款 |
75000 |
60000 |
其他货币性资产 |
55000 |
160000 |
存货 |
200000 |
240000 |
设备及厂房(净值) |
120000 |
112000 |
土地 |
360000 |
360000 |
资产总计 |
840000 |
972000 |
流动负债(货币性) |
80000 |
160000 |
长期负债(货币性) |
520000 |
520000 |
普通股 |
240000 |
240000 |
留存收益 |
|
52000 |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 |
840000 |
972000 |
⑵年末,期末存货的现行成本为400000元;
⑶年末,设备和厂房(原值)的现行成本为144000元,使用年限为15年,无残值,采用直线法折旧;
⑷年末,土地的现行成本为720000元;
⑸销售成本以现行成本为基础,在年内均匀发生,现行成本为608000元;
⑹销售及管理费用、所得税项目,其现行成本金额与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金额相同。
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计算非货币性资产资产持有损益
存货:
未实现持有损益=400 000 -240 000 = 160 000
固定资产:
土地:
未实现持有损益 = 160 000 +22 400 + 360 000 = 542 400
已实现持有损益 = 232 000 + 1 600 = 233 600
(2)重新编制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
(现行成本基础)
项 |
2007年1月1日 |
2007年12月31日 |
现金 |
30000 |
40000 |
应收账款 |
75000 |
60000 |
其他货币性资产 |
55000 |
160000 |
存货 |
200000 |
400000 |
设备及厂房(净值) |
120000 |
134400 |
土地 |
360000 |
720000 |
资产总计 |
840000 |
1514400 |
流动负债(货币性) |
80000 |
160000 |
长期负债(货币性) |
520000 |
520000 |
普通股 |
240000 |
240000 |
留存收益 |
|
(181600) |
已实现资产持有收益 |
|
233600 |
未实现资产持有收益 |
|
542400 |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 |
840000 |
1514400 |
2、资料:(1)M公司历史成本名义货币的财务报表
M公司资产负债表(历史成本名义货币)
2007年12月31日
项目 |
年初数 |
年末数 |
项目 |
年初数 |
年末数 |
货币性资产 |
900 |
1000 |
流动负债 |
9000 |
80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有关物价指数
2007年初为100
2007年末为132
全年平均物价指数 120
第四季度物价指数 125
解:(1)调整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
货币性资产:
期初数 = 900× 132/100 = 1 188
期末数 = 1 000 × 132 /132 = 1 000
货币性负债
期初数 = (9 000 + 20 000) × 132/100 = 38 280
期末数 =
存货
期初数 = 9 200 × 132/100 = 12 144
期末数 =
固定资产净值
期初数 = 36 000 × 132/100 =47 520
期末数 = 28 800 × 132/100 = 38 016
股本
期初数 = 10 000 × 132/100 =13 200
期末数= 10 000 × 132/100 =13 200
盈余公积
期初数 = 5 000 × 132/100 = 6 600
期末数 = 6 600 + 1 000 =7 600
留存收益
期初数 = (1 188 + 12 144 + 47 520) - 38 280 – 13 200 = 9 372
期末数 = (100+13728+38 016)-24 000-13 200 =15 544
未分配利润
期初数 = 2 100 ×132/100 =2 772
期末数 = 15 544 -7 600 =7 944
(2)、 根据调整后的报表项目重编资产负债表
M公司资产负债表(一般物价水平会计)
项目
货币性资产
存货
固定资产原值
减: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净值
资产合计
3、A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对外币业务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按月计算汇兑损益。2007年6月30日市场汇率为 1 美元 =7.25 元人民币。2007 年6月30日有关外币账户期末余额如下:
项目
银行存款
应收账款
应付账款
A公司2007年7月份发生以下外币业务(不考虑增值税等相关税费):
(1)7月15日收到某外商投入的外币资本 500 000美元,当日的市场汇率为 1 美元 =7.24 元人民币,投资合同约定的汇率为 1 美元 =7.30 元人民币,款项已由银行收存。
(2)7月18日,进口一台机器设备,设备价款 400 000美元,尚未支付,当日的市场汇率为 1 美元 =7.23 元人民币。该机器设备正处在安装调试过程中,预计将于2007 年 11月完工交付使用。
(3)7月20日,对外销售产品一批,价款共计200 000美元,当日的市场汇率为 1 美元 =7.22 元人民币,款项尚未收到。
(4)7月28日,以外币存款偿还 6月份发生的应付账款200 000美元,当日的市场汇率为 1 美元 =7.21 元人民币。
(5)7月31日,收到 6月份发生的应收账款 300 000美元,当日的市场汇率为 1 美元 =7.20 元人民币。
要求:
(
(
(
解:(
①借:银行存款
贷:股本
②借:在建工程
贷:应付账款
③借:应收账款 1 444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 444 000
④借:应付账款 1 442 000
贷:银行存款 1 442 000
⑤借:银行存款 2 160 000
(2)分别计算7月份发生的汇兑损益净额, 并列出计算过程。
银行存款
外币账户余额 = 100 000 +500 000-200 000 +300 000 =700 000
账面人民币余额 =725 000 +3 620 000 -1 442 000 + 2 160 000 =5 063 000
汇兑损益金额=700 000×7.2 - 5 063 000= -23 000(元)
应收账款
外币账户余额 = 500 000 +200 000 -300 000 = 400 000
账面人民币余额 =3 625 000 + 1 444 000 - 2 160 000 =2 909 000
汇兑损益金额=400 000×7.2 - 2 909 000 = - 29 000(元)
应付账款
外币账户余额 = 200 000 + 400 000 -200 000
账面人民币余额 =1 450 000+2 892 000-1 442 000 =2 900 000
汇兑损益金额=400 000×7.2-2 900 000 = - 20 000(元)
汇兑损益净额=-23 000-29 000+20 000= - 32 000(元)
即计入财务费用的汇兑损益= - 32 000(元)
(3)编制期末记录汇兑损益的会计分录
借:应付账款
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应收账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