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揭秘入殓师:月薪上万 同行结婚比例高

(2016-04-18 10:23:35)
标签:

杂谈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ee2d27f24e6f086e026573435b879679.jpg同行结婚比例高" TITLE="揭秘入殓师:月薪上万 同行结婚比例高" />

梁小花,长沙民政学院殡仪服务系主任、教师、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国家级社会工作师,教授《殡葬心理学》《生死学》《殡葬礼仪》等课程。图/刘向军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464cbb11fd6f304cb0f852384e3c4b04.jpg同行结婚比例高" TITLE="揭秘入殓师:月薪上万 同行结婚比例高" />

三年前,微博热传的“史上最恐怖课表”,就是来自长沙民政学院的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分为殡仪服务、殡葬设备、防腐整容三个专业方向)。图/刘向军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ea0b903fd6c146e4faf8addf090e968e.jpg同行结婚比例高" TITLE="揭秘入殓师:月薪上万 同行结婚比例高" />

长沙民政学院的殡仪学院,是殡仪行业里的高等学府,被誉为这个行业的“黄埔军校”、入殓师的摇篮。图为一个教学用床,是给“遗体”做SPA的。图/刘向军

以下部分图片可能引起身体不适 请谨慎浏览


长沙客微信号: thechangshaer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9a053dad27c78b3d07f7406385c9da38.jpg同行结婚比例高" TITLE="揭秘入殓师:月薪上万 同行结婚比例高" />

1·培养入殓师的摇篮


妇产科的医生是白衣天使,迎接生命的到来。我们也是天使,人生有很多转折点,终点只有一个,在人生命的最后一程,尽自己最大努力让逝者走得更体面、安详。

——叶慧


死亡是讳莫如深的话题,为死人服务便更显神秘。


长沙民政学院的殡仪学院,是殡仪行业里的高等学府,被誉为这个行业的“黄埔军校”,入殓师的摇篮。


梁小花就在这里任教,负责教授四门课程:殡葬礼仪、生死学、人际沟通及殡葬心理学等。


新晋网红,90后美女入殓师叶慧,据说手机里存20张逝者妆容,这也是她教过的学生之一。


“入殓师”是日本引进的说法,也称为“纳棺师”。在中国,一般称为遗体整容师。


同类岗位还有殡仪服务员、遗体火化师、遗体防腐师、遗体接运工、骨灰管理员等,获得这些岗位需进行资格考试,过级,拿到证书。


梁小花说,像叶慧这样的女孩,殡仪专业每年都会毕业不少,她们都漂亮、能干、时尚。


以前这专业的学生,男女生各半,近三年来,女生开始比男生多。现在的90后、95后,看得很开。


目前全国开设殡仪专业的高等学府共四所,除长沙外,分别在北京、重庆和武汉。


每年殡仪专业毕业的学生,北京、重庆和武汉加起来都没有长沙的多,长沙民政学院每年毕业生有270名左右。


在大学生就业难的今天,来自这个专业的学生不愁工作,刚毕业就被各家单位抢走,有些单位没抢到,会遗憾地抱怨:我们又没招到人。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b0cc0bc040fcff766d0ee77f9eaf064d.jpg同行结婚比例高" TITLE="揭秘入殓师:月薪上万 同行结婚比例高" />

长沙民政学院1995年招收首届“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学生,截至目前,殡仪学院为国内殡葬行业培养了5000多名专业人才。“慈悲为怀 服务众生”是该学院的院训。图/耿志方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99c56ad8588efb4555852cc5b1add657.jpg同行结婚比例高" TITLE="揭秘入殓师:月薪上万 同行结婚比例高" />

殡仪学院毕业的300余名学生已成长为全国各殡仪馆的馆长、副馆长。按照殡仪学院创始人王夫子的话说,学生们能被行业认可、被社会接受,是他最大的自豪。图/刘向军


2·第一课:看尸体照


若不从情感上论,一个死去的人,和一张桌子没什么区别。一个人失去生命,就相当于一件物体。

——梁小花


新生第一天上课,会观看各种恐怖照片,比如尸体,正常或非正常死亡。


这是一种锻炼。既然选了这专业,就得接受这些。去掉恐惧,才能把事情做好。


梁小花说她是个纯粹的唯物主义者。她开朗、健谈,不信鬼神。活人干嘛怕死人?


当然,学生里也有信鬼神的,但信,并不意味着会怕。


外人不解,好奇,以为天天见死人,会产生幻觉。其实干了这个,就不会有这么多想法。一份普通的职业而已,跟别的工薪层一样,每天上下班,很平常。


当然,许多时候,要对死者心存敬畏。生与死,都是神圣的事。


对遗体的整容,要求尽量恢复到生前的面貌。若是青年女子,就用艳丽、明亮的妆容。若是老年人,会以自然为主。


有些遗体有缺损,掉了只胳膊,或剩半边脸,甚至整个头都没了,那就得复制。


系里有门课程,叫塑形,就是捏泥巴,人家给你一张照片,得用泥巴捏出照片中人的样子。这门课挺难,需要一定的美学基础,不是每个人都能学好。


实际上,殡仪馆的流程一般很简单,不会对遗体做特别复杂的处理,除非家属有要求,愿意花钱,才能享受到个性化服务。


之前,梁小花带学生去殡仪公司实习,有个老板的母亲去世,出30万元,订制殡仪服务。这就包括多样化的流程、遗体的处理,及鲜花的铺设等。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524332da0e5af500736506c39233ae38.jpg同行结婚比例高" TITLE="揭秘入殓师:月薪上万 同行结婚比例高" />

殡仪学院同学们上实验课的地方,在这里,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要学会给遗体化妆、整容等。图/刘向军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d04b29e7d2f029c8343a14a104bbcde1.jpg同行结婚比例高" TITLE="揭秘入殓师:月薪上万 同行结婚比例高" />

这是殡仪学院的教学实验室设备。学生会按照老师的教导,对“遗体”的整容,尽量恢复到生前面貌,以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图/刘向军


3·有些陵园已经上市


死亡,就是一扇门啊,它不意味着生命结束,而是穿越它,进入另一个阶段……做为守门人,送很多人穿越这道门,对他们说声,路上小心,我们后会有期。

——电影《入殓师》


当然,这个行业很赚钱,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


梁小花举例,位于湘潭的湖南湘水缘长生陵园,九年前“搭草棚创业”,去年已在“新三板”上市。


天津一家公墓,今年的销售额可能接近两个亿,这里9成员工来自长沙民政学院的殡仪学院。


梁小花告诉长沙客(微信号:thechangshaer ),那里的员工,刚毕业去的,月薪8000元以上,单位预支首付买房,一年以后工资涨到万元以上。


早些年毕业的学生,有的已是部门经理,年薪更是不菲。


如果员工成家,每月给伴侣发放2500元补贴,如果未婚,便给父母发放2500元。


但也存在社会压力,有些人犯讳忌,不愿搭理这行业的人。有些单身,相亲时被歧视。有些人干脆选择同行结婚。


相对而言,在殡葬行业,同行结婚的比例,要比别的行业高。


所以,有时梁小花也会给学生推荐《入殓师》这样的电影,以增进他们对职业的认知。


按照她的说法,总体上,这个行业还是能有所作为的,毕竟空间很大。


过些天,梁小花将去上海考察,因为殡仪学院将建设一个新的实训室,通过特殊流程的死亡体验来感知生命。


这个“死亡实训室”,用来作为《生死学》等课程的实践教学,将计划不以盈利为目的,可以让有兴趣的市民预约体验。


实训室将设置“死亡之门”:自然死、疾病死、意外死。体验者先写遗书、拍遗照,然后进入自己的那道门,被人化妆,化妆后还会有告别仪式,最后推到“火化炉”。


“死”过一次后,人对于自己生命的理解,定会有一个全新的发现。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e619a55e7cc15a1aafe375a0c38fde41.jpg同行结婚比例高" TITLE="揭秘入殓师:月薪上万 同行结婚比例高" />

事实上,殡仪学院学生的学习课程也并不像一些人以为的那样恐怖,上课的时候都是用塑料假人做实验对象。图/刘向军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c6527a27885f4883fc815c44b079b582.jpg同行结婚比例高" TITLE="揭秘入殓师:月薪上万 同行结婚比例高" />

咳咳,请注意,这场面其实是殡仪学院正在进行的《殡葬礼仪》课程考试现场,地点为长沙明阳山殡仪馆一个礼厅。图/受访者梁小花提供


4·何谓生死,谁能解


我们拥有生命的权利,但是没有放弃生命的权利,每个人都应珍视生命。

——郑晓江


梁小花执教的《生死学》,是一门包含心理学、哲学、医学、人文等门类的科际学科(又称为“交叉学科”)。


在国外,《生死学》是一门成熟的学科,但在国内,它才刚刚起步。


生与死,是不可避免的事,是顺其自然的事。


学生不一定能从这门课里学到技术,但能因此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更清地认识自己,并更好地修正自己。


当然,国内生死哲学研究者郑晓江教授,三年前跳楼自杀。就像心理咨询师,也可能会患上心理疾病一样。


这是件让人困惑的事。


所幸每年有清明节,我们藉此怀念逝去的亲人,以及思考自己与死亡的关系。这不是件坏事。


而梁小花也会在这个时间,接受一些媒体的采访。但她并不喜欢有些媒体的浮夸。


去年“东方之星”沉没,民政部门组织大行动,她带了10多个学生去现场,处理遗体。


但有些媒体的报道却称,“遗体太僵硬,学生就抱住死者,让自己的体温软化遗体,然后再去整容”。


外行人看不懂,可是同行看了,会觉得不客观。因为那都是高腐遗体,碰一下皮肤就脱落,怎么可能用体温让遗体软化呢?


谈到生命本身,她又笑了,说:做最坏的打算,活好每一天。


作者 彭玲玲 编辑 耿志方 温艳丽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9a053dad27c78b3d07f7406385c9da38.jpg同行结婚比例高" TITLE="揭秘入殓师:月薪上万 同行结婚比例高" />


荐片
Film


影片《入殓师》获得过第32届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高大奖、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等奖项,上面这段MV系这部电影的主题曲《Memory》。

利用大提琴为主的浑厚音律,打破死亡带来的沉重,乐曲仿如主人公内心的洪流。尤其男主角那段在草原拉琴的意识流,真可谓神来之笔,抒情怡人、格外浪漫。

那场圣诞夜吃鸡肉的桥段,强调出惟有摆脱死亡阴影,方能享受人生。结尾“入殓师”伴随着琴曲,艺术化手法,表达一种对低微工作的尊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