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前段时间朋友圈疯传一个“售楼小哥李奋斗”的视频。
在这个27秒视频中,“李奋斗”身穿黑色呢大衣、白衬衫,系着领带。手里举一块蓝色广告牌,上面写着“振业城澜岸;6288元/平米;火爆认筹”。
网上发现该楼盘一则消息,“振业城二期澜岸高层开盘劲销1个亿,引爆长沙楼市。”
李奋斗:看房不老板?
旁白:拿出你的气势来。
李奋斗大声地喊:看房不老板、看房不老板。
旁白:你今天的目标是什么?
李奋斗更大声地喊:我今天的目标是开单、开单、开单。
旁白:你今天开单了没有?
李奋斗:没有。
旁白:你要怎么做?
李奋斗歇斯底里大喊:我要努力、努力、努力。
▲李奋斗并不是真名。他原名叫李威,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房产经纪人,才化名为“奋斗”。他今年19岁,岳阳人,技校毕业,身高1.76米,在一家名为“链家"的房地产经纪公司工作。摄影/曾鹏
因为一个27秒的视频,他火了。
同行见到他,拍拍他的肩膀,说:“呀,你就是那个李奋斗啊。”
过路的司机把车停到他跟前,问:“你就是那个视频里的李奋斗吧。”
他抿嘴一笑,满脸羞涩。
1
李奋斗并不是真名。他原名叫李威,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房产经纪人,才化名为“奋斗”。
每天早上7:40分,李奋斗起床。
在长沙桐梓坡路丽臣宿舍的一套两居室里,有他租来的一间房。全套租金1500元一月,三人合租,平摊500元一人。
房间六平米左右,除了桌、衣柜,就是床。桌上摆着3000多元买来的笔记本电脑。
客厅有些凌乱,公用的卫生间还算整洁。
长沙客(微信号:thechangshaer )注意到,他床头摆放着这些书:《百万年薪不是梦》、《售罄》、《我的奋斗》。
他以前很少看书,最近尝试开始多读书。
“一开始我不认识那个‘罄’字,问了度娘后才知道的。”
洗漱完毕,换上公司制服。白衬衫85元,领带10元,黑色西服300多元,再在外面套上黑色呢大衣,同样300多元。
头发很短,但也得打理好。“我必须要把额头露出来,这样才显得自信、阳光。”
李奋斗19岁,技校毕业,身高1.76米,长相帅气。说话的时候喜欢眨左眼。收拾完后,他骑上电动车,在街边买个早餐,去公司上班。
http://ww1/large/5d71b594gw1eyy3pwnv6nj20et0asgog.jpg主要看气质" TITLE="这位售楼小哥为何火
2
公司就在附近的小区,但偶尔,他得举着牌子,去梅溪湖的街边卖房。有时一站就是一天,或是半天。
上月20日下午,一起举牌的同事说要给他拍个视频,激励一起上班的小组成员。李奋斗欣然答应。
给李奋斗拍视频的同事,也给自己取了个过目不忘的“艺名”:杨发财。
杨发财将拍完的视频传到朋友圈,引来众人的关注,大家争相转发,让李奋斗在圈内火了一把。
可是李奋斗很愧疚,他觉得自己不像视频里所表现出的那么努力。
李奋斗是岳阳人,去年7月来到长沙。刚开始,他在一家汽车模具厂工作,去了三天,每天都是扫地。不能坐,不能休息,要一直扫。
第四天,李奋斗实在受不了,坐了两分钟。主管走过来,臭骂了他一顿,说“干不了就别干”。
“我当时就放下了安全帽,说不干了。”他豪气冲天地离开了这家工厂。
后来,他去了马王堆一家房地产经纪公司上班,成为了一名房产经纪人。
3
刚入行,他一个月也成交不了一笔业务,也就是没“开单”。
“来长沙时身上3000多块钱,租房、吃饭,再加上一个月没开单,那时身上只剩几百块钱。”
这样的日子,他就得每天吃泡面,吃到这辈子再也不想闻到泡面的味道。可是他一点都不灰心。
“虽然有时努力不一定有成效,但如果不努力,就一点希望都没有。”
第一次开单,他租出了一套房子,赚550块钱。后来,慢慢的,一个月也能开三四个单,月收入最高有3900元。
今年的10月16日,他应聘到长沙一家名为”链家“的房地产经纪公司,上个月赚了6000多元,他显得非常开心,桌上摆着他买的iphone6手机,花去了4680元。
之前他用的是一部华为手机,“老是卡,有时客户来电话了接不到,就想摔手机。”
可是这个月李奋斗才开了一个单,他不得不更加努力。除了去街边举牌子,他一天至少打500个电话,有时晚上加班到12点,回去凌晨一点多睡。
4
他并不觉得工作有多累。
“同事里有的月薪拿两三万,我离那还远着呢。”
前些天,李奋斗的一位同事买了辆奥迪A3,他很是羡慕,“这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李奋斗只有一套体面的西服,他会趁每周的休息日洗净,晒干,再到下个工作日穿着去上班。
他房间还有一条黑色的针织围巾,高高地挂在墙上,蒙着灰尘,有些陈旧。那是学生时代喜欢他的女孩子为他所织。
李奋斗曾经还热衷网游,常流连于网吧,他喜欢一款叫“英雄联盟”的游戏。有一次深夜,从网吧准备起身回住处,他看到一个40多岁的男人也在玩同一款游戏。
“我突然害怕,如果不努力,大概到我40岁时,也是眼前这男人的样子。”
回家后,他删掉了电脑里所有的游戏。
李奋斗最想要的幸福生活,就是在长沙买套房子、买辆小车,在这里安下家来。
“我要用三到五年的时间,达成这个目标。”他脸上带着希望的光。
在长沙这座城市的许多人,一出生就有了房,有了车。但另外的许多人,他们需要耗费多年、甚至半生的时光,在这扎下根来。
当我走在街头,看来来去去的人,想象着他们那些隐而不宣的目标,我就对这座城市心怀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