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长大了,他变老了。我仍然碌碌无为,他却仍在孜孜不倦地等待。时间像一条河流,把我和他冲向不同的方向。而此刻,我只想呆在离家人更近的地方,努力地生活。
12月的长沙,有了温暖的阳光,尽管有时雨水显得阴冷,从我家25楼的窗口望下去,世界仿佛是个透明的盒子,那么清澈、明净。
接受了《常德晚报》的采访,爸爸为了买到报纸,在老家的县城转悠着。电话里,他反复地问我,到底是不是这份报纸,怎么买不到?(也许当时尚未铺货到位)
我想象着,60多岁的爸爸,该怀着怎样的失望,离开了报刊亭。我也不知道,他曾经对我又怀过怎样的期望。
我长大了,他变老了。我仍然碌碌无为,他却仍在孜孜不倦地等待。时间像一条河流,把我和他冲向不同的方向。而此刻,我只想呆在离家人更近的地方,努力地生活。
小伙伴们在微信群里讨论着公司名字,例出了几个,如:“香樟树”、“存在”、“我在”,最后确定为“我在”。
有人说你们这名字真奇怪,又有人说你们这名字好特别。我们偷偷乐着,把注册下来的营业执照,摸了一遍又一遍。
那其实就是一张纸,但却像我们触摸得到的未来。
耿志方马力十足,刚注册下公司,他就拿着资料,开通公众号、请人设计LOGO等。
设计师在凌晨一点多,发过来几个版本,任我们挑选。初冬的午夜,我们在微信群里讨论得热火朝天。
总是有热心的朋友在义务帮我们。这令我们觉得温暖,令我们信心倍增。
把一位看似普通的采访对象陈阿姨约到家里,聊天。她显得含蓄、内敛,声音怯怯的。她说着自己的故事、悔恨,还有希望。
她站在窗口的阳光下,显得卑微、倔强,浑身都散发出一种不屈的力量。有一瞬间,我觉得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就是她脸上的沉静。我由衷地敬佩。
离开这个城市,又返回,我发现很多以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
我由衷地热爱这座城市。爱它的精制与顽强,爱它的浮夸和虚荣;爱蜿蜒流过的湘江,爱干净利落的马路。爱路上那些或快乐、或忧伤的人。
我们的公众号就叫“长沙客”(微信号:
thechangshaer )。我们关注每一个铿锵活着的人。
“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要向前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