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曼德勒民族特色柚木夕阳东塔曼湖 |
分类: 世界之旅 |



乌本桥位于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市区南部11公里处的阿马拉布拉古城境内,横跨东塔曼湖,全长1200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柚木桥,外形古朴奇特,缅甸乃至全球独一无二。桥体全部由缅甸盛产的珍贵柚木为原料建造而成,整座桥相接处没有使用一颗铁钉,全靠斗榫,历经160年的岁月洗礼,迄今不朽,现已成为罕见的历史古迹。

东塔曼湖为季节性湖泊。每年旱季时湖中形成多个小岛,当地村民在小岛上种植庄稼。雨季来时湖水上涨,这里就成为一片汪洋,水患隔绝了两岸村民的往来,为了便民,当时的敏东王下令修建了这座桥。当初建桥时,从桥头至桥尾共建了六座亭子,以供行人遮阳避雨,类似于我国风雨桥的形式。在缅甸人看来,六座亭子体现了佛教的“六和精神”,大致是同心同德,生活准则的意思吧,因为这个缘故,许多缅甸人在相恋时会不远千里赶来,登上这座桥,在这里立誓永远和睦互敬,期望能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久而久之,乌本桥也被亲切地称为“爱情桥”或“情人桥”。

相信很多去曼德勒的人,大多都是冲着乌本桥去的。我也不例外,想亲自体验一下漫步在乌本桥上是啥感觉,实实在在踏上已经磨得没有模样的柚木桥面,触摸几根历经风雨已没有形状但依然粗壮的柚木桥墩,再从桥上走一个来回,感觉行走在古老的传说中,似乎找到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因它古老又很生活。桥上行人很多,有当地村民,有远来的游客,有匆匆的农夫,有穿着土红色僧袍的和尚和粉红僧袍的尼姑,还有背着枪穿着拖鞋的绿衣军人。桥的两边有许多小贩,叫卖炸小鱼虾,豆粉等当地的小吃。小贩中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子,绝不强买强卖,哪怕你停下来看一眼,他们也会给你个微笑。

乌本桥最吸引人的特色,就是日落时分是一天中最美的时刻,每当这时,桥上人头攒动,众多摄影爱好者手拿脚架找好机位,等待时机准备拍摄。拍摄乌本桥最好是租船到河中心,在太阳与桥的另外一端,以乌本桥作为前景来拍摄,等待太阳一点点慢慢沉入水面,看湖水由清浅的蓝渐渐染上一抹玫瑰色的暖。桥面不宽,在光影的作用下,远远望去,大桥渐渐汇成纵横相交的几条线,隐在远方的树影中。它像一幅画,瑰丽的夕阳配上苍劲的线条,含蓄抽象,简练而又美丽。

缅甸是个几乎没有现代工业的国家,主要是种植水稻和玉器有关的工艺品,以及和佛教有关的手工业,所以没有什么环境污染,空气质量一流,在曼德勒任何一个地方到了黄昏时分,抬头就可以看到美丽的晚霞。乌本桥的美丽名不虚传!夕阳西下、红霞满天,枯树与小船,古桥与白塔,漂浮于如镜的湖面---。湖上各种美景也不是几张照片能够表达的,看客们只能亲自前往,漫步于乌本桥,感受它的古朴与奇异之美。

乌本桥建于1851年,一百多年过去了,湖两岸的百姓仍然靠着这座桥过往生息。

僧侣是乌本桥上耀眼的风景线,无论日出还是日落,常常看到他们悠闲自在的身影。

桥上的村民。三三两两,不急不忙,或走或停,赶集的,摆摊的,垂钓的,漫步的,无所事事发呆的,不同的方向,不同的目的,这是当地村民生活最真实的写照吧。

太阳刚刚升起,当地渔民已经早早的开始了一天的忙绿生活。


一早,村民有的抱着孩子、带着老婆,牵着家犬出门,这才是本地村民原生态的生活吧!

牵线木偶戏是缅甸特产,从仰光到曼德勒,再到蒲甘,都有木偶戏的表演,而曼德勒是出产木偶戏大师的城市。

乌本桥两边的柚木栏杆像雕塑一样,有着残缺美的质感。

小和尚静静的走在桥上,红色的袈裟把他面部映的彤红。

桥上歇息的村民,,一派祥和气氛,这才是人们心目中的乌本桥。

天水一色,曙光中的东塔曼湖静如止水。


傍晚桥下飘飞着许多萤火虫,真是难得一见的景观。




温暖的红光打在那些历经160年风风雨雨的柚木桥桩上,使得粗硬的线条变得柔和,桥面上的村民缓缓走过,好美呀。


乌本桥上的风雨桥,能遮阳避雨,从桥头至桥尾共六座。


落日很美。远处的枯树近处小船,漂浮于如镜的湖面,好一派田园牧歌生活,美景如画。


前一篇:巴厘岛浪漫风情游
后一篇:【实拍】走进印度贫民窟的真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