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平碉楼始建于明朝后期,随着华侨经济文化的发展,又鼎盛于二十世纪初的二三十年代,现存的碉楼1833座,开平碉楼是中西合璧,强调防御,建筑风格是多层塔楼式乡土建筑,主要是以防匪,防洪,居住等功能而建,这些形态各异的建筑造型反映了当时楼主的实力,审美情趣和受外国建筑风格的影响,这也是开平最引人入胜的地方,碉楼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开平碉楼种类繁多,从建筑材料来分,大致有四种:1,钢筋水泥楼.2,青砖楼.3.泥楼.4,石楼.这些建筑是华侨吸收世界各国建筑不同的特点设计建造的,整个碉楼用料有的是用水泥,沙子,石头,青砖,钢筋等建成.极为坚固耐用,但当时的建筑材料要靠从外国进口,所以造价很高.当时的华侨在国外卖苦役.积攒够了辛苦钱回来,在开平建造了自己的碉楼.

开平碉楼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更是千姿百态,让人叹为观止,有中国传统式的,也有外国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如:哥特式,罗马式等等,而大多数碉楼既有这个国家的建筑风格,又有那个国家的艺术特点,很难具体定论,在碉楼的总体造型,建筑构件和表现手法上,中国的传统的建筑艺术与西方的建筑风格融为一体,而西方的建筑风格又有多种类型,例:古希腊的柱廊,古罗马的券拱和柱式,伊斯兰的叶形券拱和铁雕,哥特时期的券拱,巴洛克建筑的山花,新文艺运动的装饰手法以及工业派的建筑艺术表现形式等等,都融进了开平的乡土建筑之中.

墙面上的孔是枪眼,是用来防御外来土匪的,
马降龙村---距开平市15公里的百合镇,背靠气势磅礴的百足山,面临清澈如镜的潭江水,错落有致的分布在青山绿水之间,这里是翠竹扑面,绿树成荫,果实累累,鸟语花香,人们辛勤劳作,安居乐业,生态环境十分优美,该村有13座碉楼,这些碉楼造型别致,保存完好,掩映于村后的竹丛中,与周围的民居,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登高远眺近观,以为是天上人间.

村碉楼群--位于开平市的塘口镇,该村自然环境清新,水塘,荷塘散布其间,与众多的碉楼相映成趣,美不胜收,自力村有铭石楼,云幻楼等15座,风格各异,造型精美.内涵丰富的碉楼,是当地侨胞为保护家乡亲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兴建,楼内有保存完整的家具,生活用品,丰富而有趣,也是当时华侨文化与生活的见证.

漂亮的西式天窗

墙面上的 国民党旗徽,证明这家有做官的

河塘边的碉楼

自家种的香蕉

家里的大黄狗

母子黄牛

农民的收成

新式碉楼

密集的碉楼

这是瞭望楼 起到放哨的作用

西式碉楼

平台上的西式罗马柱

荷塘边的碉楼

德式铁门

西式壁炉
防盗窗 德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