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房清供粉美人~

(2012-04-13 00:21:18)
标签:

中国

楷体

gb2312

宋体

5d

杂谈

分类: 小妇人爱收藏

文房清供粉美人~

现在美术圈里流行瓷上画画,我则反其道瓷下画——老老实实地用宣纸呈瓷上美人儿。

只因瓷器上的美人们案头清供陪伴的久,就有了想画她们的冲动。这冲动来的非常急,摸笔就画,一点儿都不生疏,美人的眉宇耳鬓都异常的熟悉,像是老相识,信手拈来绝不怯场。

 

文房清供粉美人~

             

               咸丰无双谱粉彩碗,薄胎,绘班超和班昭兄妹。文房清供粉美人~早年喜欢西洋瓷器,每次出国必带一些回来,以供早午茶和下午茶的风雅,也是着边饮茶边赏茶具上的图案,偶尔觉得,西洋瓷器和中国古瓷虽一样的手工绘制,却多是复制的图案,观赏性很强,却有文化渊远上的不足,但又因其精良的工艺与地域特色,仍是我的“座上嘉宾”。

文房清供粉美人~

 

我被中国古瓷吸引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喜欢老的东西。我淘的西洋瓷都是近几十年的新瓷,也偶尔买两百年以上的老瓷,能添些许文化价值的要么是英女王登基周年纪念,要么是超工艺的华美制作,除去外销瓷,就文化的历史性、文学性来说,这些都远远不及中国老瓷器的“老资格”:英国大英博物馆藏有一件黑釉描金的纹盘,你看不出它其实是中国的外销瓷,因为人物形象是一对洋人夫妻及孩子,但场景画面却是中国人的田园生活。这是欧洲人想象的中国模式,因其瓷器上的房子里里摆有各种瓶瓶罐罐。从这个盘子传达的信息上可以知道,当时的欧洲人是多么向往过一种中国式的理想生活,也就是说,几百年前的瓷器基本就是中国风,可研究性远远不如国内老瓷器。

文房清供粉美人~

                            光绪浅绛彩花鸟叶形隔碟(调色盘)

 

人总要到一定年龄才会渐渐视野开阔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也确实是有了一些阅历后才肯回过头去咀嚼本土文化的悠远与深厚、被其博大的文化内涵而吸引,你会不自觉地跟着她走,直到拽到她的衣襟,不被她抛下,这时你去到任何一个国家,都觉得很自信。

 

文房清供粉美人~

 

感觉好彩!也好幸运!终是到外面转了一圈回来后的收获——再灿烂、文明的西方文化也难略去你背后厚实的文化背景,到底是你骨子里的文化倾向,对中国精粹的传统文化才持有长期的依恋。

于是让绘画做“导游”,再次周游“世界”,依然从瓷器开始。

文房清供粉美人~
  自打青花诞生以来,中国瓷器历经了颜色釉、五彩、斗彩、珐琅彩的变化与进展,典雅的青花几百年来却从没遇到一个可以和它在艺术审美和市场价值上可抗衡的对手,直到粉彩的出现。

粉彩绘制方法是先在高温烧的白瓷上勾出图案,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将颜料施于玻璃白之上,用笔轻轻地将颜色依深浅浓淡的洗开,使花瓣有浓淡明暗之感。由于砷的乳浊法作用,玻璃白有不透明的感觉,与各种色相融后,产生粉化,即红彩变成粉红,绿彩变成淡绿,粉润柔和,故称这种釉上彩为“粉彩”。 

文房清供粉美人~

 

我的第一件粉彩是父亲送的一个同治时期的胭脂盒,我用它做了印泥盒。胭脂盒的滑口听起来很厚重,上面戏耍的公子哥儿和孩童形象讨巧生动,比起见过的其它胭脂盒画工精致,能有这样的品相已经非常难得了,当时就萌生把它画下来的愿望,更重要的是这只胭脂盒瓷器没有一点儿瑕疵,这算是我收藏粉彩瓷器的第一个标本。

 

文房清供粉美人~ 

 把粉彩瓷器上的图画复制到宣纸上不过是一种情趣和玩乐,但非常有利于你对这件瓷器的深入赏玩与研究。我的第二件晚清瓷器是自己买的胭脂红山水大粥罐,典型的民窑,价钱不贵但瓷质白细,画工也算细腻,背有题诗落款,如挂在眼前的一横幅字联,每每蘸墨或洗笔都与它不期而遇,着实让你放不下手中的画笔。

 

文房清供粉美人~

 

坊间有句行话叫“气死官窑”,意思是粉彩虽然没有官窑的款识,但比官窑还精美,让我对民窑粉彩建立起了高昂的兴致,一想到那精美美、华丽丽、粉彩彩的美人儿清供画案,完全的看到了古风遗存的美感,这大概就是让遗老遗少们一直倾心老东西的的主要原因吧!只要每日有那些晚清的“粉美人”作伴儿,习字作画绝对都不寂寞,不但不寂寞,还常被她们的“美貌”所迷惑,总让你围绕在衣袂飘飘的裙带中走不出来,说不定你还会把她们捧上床细致赏玩呢!

文房清供粉美人~

              光绪粉彩粥罐,绘桐荫美人和蕉荫美人文房清供粉美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