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鼓励文章,发表在《爱人》杂志11期,虽然文章里的主人公写的是我,但我仍以文章里写的“把自己的生活一向安排得有声有色,从无怨艾之气象,从无自叹自怜之形容”的生活态度在2012年里继续保持下去……
我的“女一号”小姐
楚姜
文僮,是个健康可爱的大龄女青年,说她健康可爱,是她把自己的生活一向安排得有声有色,从无怨艾之气象,从无自叹自怜之形容。
为啥我就不能自怨自艾一下?其实我是忧郁型的
初识文僮,她伴随着南中国的风来到北京的时候,是三年前的北京夏天。
我们相约在北京王府半岛酒店喝下午茶,她穿着玫红的裙子,艳乍逼人,让我再次深信她是不可置疑的女一号:搜集精致的瓷器,品鉴美味的大吉岭红茶,引导身边人享受下午时光。这“女一号”的特质在我脑海里再一次一一浮现:文僮家里有个“小妇人读书会”,读书会的组织者是她,她会很花心思的为读书会做准备:读什么书,食什么点心,喝什么饮品,都是文僮负责;她还有着足够的激情带着身边的姑娘们外出写生,去培养一拨拨的人爱上艺术,充分体现“女一号”的领导风范。
文僮的“女一号”气质还体现在家务活上,我去深圳住在她家里,一天三顿的饮食,全赖她照顾,她半个小时褒出一锅美味鱼汤、一个小时烘焙出香甜爽口的司康饼,围着白色围裙的她既有“女一号”的做派,又有寻常人家的小妇人仪态。我曾经在她的博客里留言,也许有一天,我老得什么都不记得了,但我会永远记得你亲手为我烤制的司康饼的香。
我对文僮定义的所谓女一号就是指她有主见、有创意、有热情,一旦认定目标就决不放弃。我还记得在香港,我们俩已经逛了整整一天,我已经累得趴下,实在不想动,但她说,不行,她必须带我去半岛酒店品尝一杯地道的下午茶,她还不忘记为我拍了一张照片,照片中的我,因为摔了跤缺了半颗牙齿,笑得有些勉强,但现在回忆起来,若生命中没有她这样有意趣的人,我的那些沮丧,会沮丧到什么时候呢?
当然,关于女一号,还有另外一层意思,文僮也承认自己有“公主病”,她是个容易对生活细节挑剔的人,比如她会挑剔饭店的服务质量,挑剔在电梯间男人不主动礼让女士。初识者会以为她过于挑剔,细想之下,何尝没有道理?她说:“如果你不去指出,他们永远意识不到自己行为的欠缺,如果我的要求能够让一个服务员对下午茶的了解更专业、让一个男人更具有女士优先的态度,对后来者,是不是一件善事?”我无法反驳她,我是一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但我不得不认同她的做法,并承认她是“一个有着强烈的价值观输出欲望的人”。
文僮有一个特别宠爱她天性的画家父亲,我猜,这可能是她“公主病”的来源。儿时文僮立志不继承父亲衣钵学画画而转去学舞蹈,父亲竟也放纵她一意孤行,为她找到当地最好的舞蹈老师让她跟着学跳舞,后来又送她去北京读书,为她尽量打造着最理想的学习环境。
离开父亲的文僮,独立了,但只要在父亲身边,她又恢复为那个爱撒娇的女儿,我看着她在父亲面前任性的样子,有时不解,有时又羡慕,因为我没有一个娇纵我的父亲,所以我的性格,是类似男性化的,是某些方面大条的。通过她,我似乎满足了自己缺乏的一部分东西,这种感情很奇怪,也许这也是我永远不会嫉妒她的原因。还有,她的生命力旺盛也是我所羡慕的,她似乎永远精力充沛、充满生机,几乎永远处在一种不厌倦的学习的状态。学习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无所不包,我们常常聚会,她在群体活动中,从来是不露疲倦之色的,而且,她睡得晚,但天亮即起,她说她特别贪恋每个上午的阳光,每天晚上都特别期待第二天早早的到来,难怪她除了画家身份之外,还有如此多的爱好与兴趣可以任她大施拳脚,将来的文僮,一个画家决不能准备形容她,一个杂家,大概可能才能评价她。
文僮写作的时间并不长,但她一心向学的精神,令她很快就展示出写作的天份。
我写东西时间比她长点儿,有时候好为人师地点评她几句,文僮听了,会与我讨论一番,回去却立即就自省地写出一篇更好的文章来,不得不令人佩服她的一片自省之心了。
我的朋友,有两类人,一类是完全跟我相像的沉默寡言的那类,一类就是文僮这样,有着伶俐的言辞的人。有时候去找她时,我在门口并不敲门,而是声声唤“文僮小姐”,是感觉这名字叫出来,韵味悠扬,有一种随风袅娜的味道,加之她答应一声“哎——”也是脆生生的,还要迈着小舞步来开门,那就更添一份妩媚。是的,妩媚,她在平日里,就是妩媚的代言人。而妩媚这一点,我做不到,就不由得又羡慕她。
女作家徐小斌,是文僮小姐最喜欢的作家之一。徐小斌有一部小说叫《炼狱之花》,是魔幻现实主义的风格,小说的女主人公来自海底世界,她的名字,叫做海百合。文僮和小斌老师一见如故,小斌老师认为文僮就是自己笔下的海百合,一个作家,发现自己的想像力创造出来的主人公,就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这未尝不是一段佳话。
去年6月文僮在北京的北航美术馆举办了自己的画展,不到一年时间,今年6月,文僮又在澳门和父亲联袂举办画展,想起她的那些画,会想起她的家,文僮住的地方本身就是一个美术馆,再加上她在各个国家淘来的工艺品,说是博物馆一点儿都不过。我就与她那些画相伴了好几日,憨态可掬的熊猫、翩翩飞舞的蝴蝶、国色天香的牡丹,艺术可谓真正贯穿到她的日常生活。这些画,我是非专业人士,无法评价,但她画中传达出的激情,总能给我触动。
美好的外表悦人,再加上激情的心灵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再多一点执著,就像她对信仰的虔诚一样,谁知道,她的明天会是什么样呢?
她每次来北京,我们必定厮混在一起,一起享受三里屯的阳光,一起享受798艺术区的黄昏,吃喝玩乐一起八卦这是表,看书,看展览,将对生活的疑问和对未来方向的疑惑向对方和盘托出。我们已经过了三十岁,不再是小女孩时分的那种无忧无虑,这样的年龄,还这样的厮混在一起,当然不是为了从对方那里获取什么,而是人生因为有了对方,变得更有质地,更有意思。而那些可能存在的更美丽更有才华的女人,她们的生活与我,一旦没有交集,那就是虚无的。
所以,我不要虚无的朋友,一个真实的我们可以互动的女朋友就仿佛温香软玉抱满怀,总是比抱住一个蜡人儿要好。
我是如此为她骄傲!愿她的激情像阳光一样,永远保持正午的温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