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妇人带你Qu吃最古老的欧式早午餐(香港餐厅老字号之一)
标签:
香港宋体5d老字号西餐厅 |
分类: 小妇人食生活 |
于深圳来说,去哪个毗邻城市都不如去香港方便,一路搭地铁,算上过关的时间,一个小时半便抵达了。
内地人多去购物,且疯狂!名牌店里满耳听到普通话纯正的人,香港本地人很少如此“血拼”,他们要为昂贵的房子付上沉重的物质代价,甚至一辈子为几十平米的房子无止境的奋斗着,所以隔海相望的内地人能花大把的钱到香港消费实在是幸福!
人们一大早赶过去,马不停蹄,从九龙的海港城逛到铜锣湾再杀到中环的置地,目的只为购物这仅仅一项的消费方式,连好好吃顿饭的时间都没有,只是在最近几年,人们才把吃作为新一轮香港游主题的。把吃作为旅行的一项内容,也有着激情。不仅大陆,台湾人也会专程到港岛吃美食,尤其早年大陆没开放的时候,为了吃大闸蟹,把香港当做朝圣地。当然现在没那么疯狂了。
香港的食物吸引人的主要原因是“老字号”,无论大小餐馆,由于竞争激励而不断提升食物的品质吸引客人,淘汰掉的则就永远就被淘汰了,存留下来的,则因时间的打磨而饮食品质极为上乘,这样的店“驻守”港岛至少长达三十年到六十年以上,算是老字号,存留着旧式香港的人文。
Queen's Cafe是1952年在香港成立的港式西餐厅,之所以称为港式西餐厅,
主要是因為口味和样式要能符合当時当地的香港人,尤其在六十年前的年代,
更需要融合本地口味,一直至今在香港都是紅紅火火.
“老字号”身处香港各处,路边和街道“夹缝”里的犄角旮旯小店生意最红火,也无非贩卖咖啡、奶茶、面条和三明治,可就是能天天无比兴旺的接待一茬又一茬客人,人潮如鲫,小店老板则亲自端盘,典型的家庭作坊。这样的地方几十年来价钱都十分的厚道,常年保证口味,性价比很高。老食客通常很注重性价比,香港老字号的中式酒楼全是广东菜,再贵的食物若口味和价钱相差太大也不是好餐馆,即使是名气很大的高级餐厅,吃得实际,才是饕客们海吃四方的王道!也陆续听到过一些到访食客对老字号餐厅食物的抱怨,可奇怪,抱怨归抱怨,人家生意依然兴隆,捧场子的兴许多是本港以外的慕名者。“老字号”们要对得住慕名的食客,需要秉持品牌精神的文化传承,方能保持其安然的仪态,否则很容易遗失旧有的“味道”没了端庄。招待四方,服务上也要处处担待,否则也会砸了牌子,但在香港却有一些永远不用担心砸牌子的高级餐馆,会所性质的,如某某同乡会,某某球员会、某某商务会,每个饭桌必有一位本所会员(且只能会员买单),会员在自己的会所里长期领受至高的贵宾待遇,请来的客人服务上也呵护备至,但若你哪天误打误撞,当听说不是会员请的客人,门槛是坚决不让你迈的,不但不让进,眼神里似乎还能立刻能把你分出个三六九等来,见多识广受过训练一般。若是会员请的客人,那待遇则如家人一般,熟络似地招呼,家常式的聊天,宾至如归。其实这样的情况哪里都有!
很多人情迷老字号冲的也就是老香港的味道:老门面,老装潢,老伙计,老菜式,这些子的老,当然也包括香港的西餐厅。香港老字号西餐厅代表性并不比中餐馆弱,尤其设在老酒店里的西餐厅,基本都是老式装潢,食物也是骄傲的,这源于酒店的悠久历史,去时需要穿得隆重些,算是尊重香港的西式文化。香港老字号的小西餐厅比比皆是,依然是在犄角旮旯里,服务生也多是外国人,家庭式经营也很多,放学后的“洋娃娃”喜欢在店里帮忙打下手。
香港的老字号最不可忽略随处可见的甜点铺,俗称港式甜品,几乎个个大名鼎鼎,名气大到蔓延到内地能拉大旗做旺生意,火到爆。对于在内地长大的人来说,这港式甜品,个个看着都稀罕,更别说吃起来稀奇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