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佩叮当

标签:
环佩玉娇芙蓉石饰物 |
二十几岁时就听父亲说“首饰不分贵贱,都是工艺品。”年长些则被父亲交代:“你这个年龄是该有几件像样饰物做收藏了。”于是某年生日便收到了父亲给的一块翡翠挂件,戴上后再受叮咛:“君子无故玉不离身。”
话是如此之说,毕竟当时年纪轻狂不爱“古典”,偏偏寻来花哨怪异的时髦之物装置自己,却又在多年前与一对翡翠玉镯的邂逅又回归了“家庭传统”之爱好:沈一丹姑娘伏案练字,安享宁静,举腕抬臂间却伴有环佩悦耳之声,寻声看去,原来是两只翡翠“鸣”臂柳。沈姑娘臂腕间这两个串戴的手镯在静心的空间里毫不失内敛之美,又从这样倾心专注的女子身上发出,令人阅尽翡翠之美。
在一次细解“环佩叮当”形容古时无论男子女子走路所佩带的饰物勿过于发出的叮叮当当声音而失端庄的含义后,更加对身上佩戴玉石翡翠这些“古饰物”产生兴趣,尤其想到女子走在路上时不时发出轻轻脆耳声时,婀娜多姿的身影便浮在眼前,翡翠玉石的“环佩叮当”居然让人如此的美不胜收!
这才想起家里的姑姑、表姑都是玉的追随者。姑姑的姑姑在其出嫁时送她玉镯为最佳礼物,父亲也视其为家族最深厚的交往方式,常常叮嘱我留点儿像样的饰物给侄儿和外甥女。于是便有了对这“传统风俗”的关注,进而对传统饰物逐渐产生兴趣。
“玉不分真假只有好孬”这是父亲说的最多的一句话(现在不是了,这里有一篇《恐怖:高档玉镯是这样制作出来的》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0dc6c40100l05d.html),虽说好玉是养出来的,但玉成大器毕竟是靠几经的打磨和用心雕刻,白玉、翡翠、玛瑙、芙蓉石……将浮雕、圆雕、镂空、内雕、俏色各种技法溶为其中,掌玩一物,美了心思,润了性格。所以
玉件本身的意义因时代的变迁而变化了,现在稀少了将玉镯作为定情物送给心上人的男人。可怜现在的姑娘们卯了劲的攒钱给自己买一个玉镯或吊坠,却不见哪一个男子倾尽心思挑一件送出去。京剧《拾玉镯》把玉镯作为爱情信物的故事十分明了:青年傅朋路经孙家庄,见孙玉娇貌美,玉娇也慕傅朋潇洒互相倾心,但束于礼教,不便当面订婚,于是傅朋故意将玉镯掷地,假作失落,料玉娇当会拾去,果然玉娇拾镯进屋,爱抚不释。此事被邻居刘妈发觉,刘妈爱惜玉娇,以拾镯事戏之,并愿为婚媒,乃取玉娇绣鞋,前往傅家说合,玉娇将遂心愿,喜之不胜。
玉是给女人戴的,玉却是给男人爱的。女人不必要买玉,应该由喜欢她的男人送,玉石代表着爱情的坚韧与温润,古时女子行如弱柳扶风的环佩叮当间饱含着女子的爱情喜悦,现在的女子也如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