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食金水湾油泼面面的感觉 |
分类: 小妇人食生活 |
自打沙滩上护了围杆已经很久不愿去那个度假村了。
一直都喜欢从酒店出来直接踩沙滩的感觉,窗前风景毫无障碍一览无余的感觉,海水将要蔓延酒店阶梯的感觉……现在没了这些的感觉,唯剩下的就是对那里一碗油泼面的感觉了——宽厚的面叶子,红通通的辣子油,吃的满头大汗吸吸溜溜痛快的感觉。![]()
第一次吃这里的油泼面缘于一位北京朋友的馋嘴,一桌子的美味他突然想吃一口面,“葱丝、姜丝、辣椒丝在滚烫的油中炸出香味再泼在宽面上……”经他这么一描述,吊在胃里的酸水迅速窜到舌尖来。我跟着连吃了两碗,抹嘴的空儿问:“北京有没有做的好的油泼面?”
回答:“太多了!”
朋友太高估北京城。凡我食到过的油泼面其实都不及这海边一隅的度假村的,原本对她渐已忘怀的我,为了一口面仍逮着机会走一趟。
应该是面的诱惑,拉出这样筋道的面是要凭感觉的,虽然这是陕西地方面,讲究配料,但和面、扯面的技术不分地域,否则怎会出现类似“裤带面”的别称?尽管陕北的辣子冲,吃起来痛快,但对北方面高要求的食客,标准还是在面的制作上,好的面,除了葱丝、姜丝、辣椒丝外,已无需其它配菜便是高出一等的面了,筋韧的口感让我想起小时候吃的拉面,济南的“亮亮拉面”让人怀念不已,想必都是在揉面和扯面上下的功夫:多少盐多少碱,掺多少温度的水揉多长时间的面,醒几时煮几时……一碗油泼面的最大特色是配料简单,跟香港注重配料的车仔面是完全不同的感觉,所以油泼面重在面,面的手工“讲究”是关键。
讲究的油泼面其宽度就是个人想要的最重要的感觉了。千面世界里,面的形状直接影响人的不同口感,有点儿像感受不同人风格一样,第一印象主宰着接纳的程度。很喜欢度假村的油泼面端上来的永远是半碗,通常我会要两碗以满足我对它的接纳感。若是一大碗我则就不愿意了,第一感觉便是没有强烈吃的欲望,而小半碗面的良好感觉是:拎起来希望真有一腰裤带的长度,吃的时候又想有一碗见底的快感,大有瞬间吸溜入肚的“掠略”感,而其他地方的油泼面端上来总是一大腕,则要哼唧哼唧地慢速侵略,油辣辣的痛耗得我满嘴找抵辣的武器。
每回油泼面那满口的辣香都让我及不上夹菜——没有“喘气”的空当儿夹菜。好在吃面的时候有人伴着,将菜帮忙放进那半碗的面里,而端起的却又是一整碗的情意——口里辣、心里甜,个中滋味一并倾碗而来,这面就更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