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一碗地道的香港车仔面吧~

标签:
杂谈 |
分类: 小妇人爱旅行 |
面食里我对面条其实是没有什么感觉的,包括那著名的炸酱面和意大利面。我只爱吃妈妈做的手擀面,葱花炝出的一碗鸡蛋面,是吃过的面条里上佳的美味。
细细长长款款窄窄博大的面条世界里,每一款都似乎有着特别独特的风情,尤其是地方面条,但每次旅行只觉得是在吃面条文化,风味特色可能需要以后慢慢的品。
香港的车仔面早闻大名也是始终不肯要上一碗的。拒绝南方面源于早年在伦敦华埠(唐人街)吃到的第一碗车仔面。异国他乡吃腻了西洋菜要适当的安抚一下中国胃,自然会想到经济划算汤汤水水的面条,谁想华埠是广东人的天下,上来一碗看似阔绰,但待吃上第一口我就想夺门而走——实在吃不惯这些小时候在北方没吃过的面。不管是曾经见的还是日后食的幼面、伊面、河粉、米粉、公仔面、乌冬面……我似乎很不“感冒”这些千面的世界,更何况华埠端出来的是快餐面,开水泡的,任何一种号称面条美食的南方面我也都提不起兴趣来了.
好在后来才领悟到,车仔面其实吃的不是面,是味道!那面,只是牙齿和舌头稍微碰触一下后滑进肚子里感觉有个垫底的,跑满整个口腔、既满足视觉又满足味觉的则要靠碗里那些林林总总的配菜料。
它与我们北方的油泼面、打卤面不同,面和配料菜是随意搭配的,自选。粗、细面也是自选。汤汁也能自选。汤汁通常有清汤、牛腩汁、咖喱汁、沙爹汁……一切全凭你的喜好,不同的排列组合搭配出的味道完全不一样,所以啊!来香港你每天吃面都不会觉得腻歪,丰富的配料通常有鱼蛋、墨鱼丸、牛丸、牛腩、牛筋、猪皮、猪红、萝卜等菜色……可以选三到四种,每种价格不一样,一碗面的价格取决于所选的配菜料。我点的车仔面搭配很简单,墨鱼丸与牛筋。实在太爱吃牛筋了,要说香港车仔面名声如此响亮就跟这老字号店里老道的配菜有最大的关系,香港美食的雅称也大概就是靠这纯正口味和既地道又实在的做法直接体现了:大块纯正的牛筋肉几乎完全让你忽略面的存在,汤汁更是浓浓酱酱的满足我北方人口味重的习惯。
车仔面源起香港五十年代经济不好时街上的一种专卖面条的手推车,很廉价,但方便快捷。现在香港经济好了,车仔面依然保留下来,只是不在车上贩卖,而是香港茶餐厅的一道特色美食,尽管面是速食面,倒也突出它的经济实惠。其实越经济实惠的食物保留在世间越久就越能品得出其深厚的味道……呦!说着说着就又说到面的地方文化了,赶紧吃面吧!
食过面以后千万千万别忘了喝一杯港式奶茶,把油渍麻花的口腔彻底清理一下后便可尽情的去享受香港的美景了。据说北京也有了第一家车仔面馆,位于北京建外SOHO 8号楼底的面缘圆。
推荐理由是欣赏Yilan每本书里出现这样的一句话:
真正的“享乐”,不是短暂的炫惑声色之娱,也不是一味金钱或地位的堆积,而是需得认真地涉猎、深度地累积,需得花些时间,花些功夫,方能从心灵到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每一种感官,都真真切切长长久久地感到喜悦与欢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