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洛阳行之三)

标签:
牡丹亭柳梦梅洛阳杂谈 |
师兄告诉我:“昨夜梦见你。我在屋内透窗望去,只见你在窗前花园中,手拿一朵粉红色花,尽情吃了起来,我大惊,迅速出门叫你,你却飞奔而跑,瞬间无踪影。突醒,起床上网找你信息,方知你已在洛阳赏花,原来如此!”
我听后哆嗦了一下——奇巧!在牡丹园浸泡的那两日,我脑子里装的都是昆曲《牡丹亭》杜丽娘 “惊梦” 的那段戏,有这般巧合?《牡丹亭》第三折“惊梦”里讲丽娘在春香(丫鬟)怂恿下,到后园游春,见百花盛放,群鸟谐鸣,顿触景生情。归绣阁,精神困倦,朦胧入睡。梦于圆中遇见书生柳梦梅把手言心,得花神护持,成其欢好。梦醒春情难遣人去,无限惆怅。
我从小憧憬游园,却不曾想要在园里做梦,不过现实已如白日之梦,因为我的人生最惬意之事就是漫游花园,且如今漫游了牡丹园,那是天堂里惬意的事了!
拎着画箱,我从园的这头走到那头,还真想翩翩其舞!已中午时分,赏花的人渐稀少,我可以停在一小厅阁小憩,片片牡丹园,此时只剩我一人,也不禁触景生情,唱来昆曲《袅晴丝吹来闲庭院》,又着实把汤显祖的《牡丹厅》又回忆了一番。
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不受约束,私出游园,触景生情,困乏后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从此一病不起,怀春而死。太守在爱女死后,突得圣旨传谕:“因金兵南侵,特升杜宝为安抚使,镇守淮阳,即日起程,不得违误。”于是杜宝只得草草安葬丽娘后,遂买下尼姑庵,命名“梅花观庵”,托石道姑看守丽娘坟墓,请塾师陈最良往来照应,便匆匆上任去了。三年后岭南秀才柳梦梅上京会试,路过南安,不幸病倒,被陈最良救起,寄居于梅花观庵内养病。也因三生有缘,一日柳生偶尔闲步于后花园,无意中在太湖石边拾得丽娘自画像,带回观庵中便和衣卧在画像旁,如痴如醉。恰在此时,丽娘灵魂飘至庵前,见状心中感动,逐叩门而人,诉以真情。柳生得知丽娘是为自己而死更加敬重,遂诚心相爱。之后柳生在石道姑协助下,挖开坟墓,使丽娘得以回生。
想必汤显祖也是爱做梦的人,虽仕途坎坷,却并不失乐观精神,成为明代戏剧家,我也不免入境,便有了油画《牡丹亭》一幅,以不枉此行留做纪念。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
摇漾春如线。
停半晌整花钿,
没揣菱花偷人半面,
迤逗的彩云偏。
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
艳晶晶花簪八宝塡。
可知我常—生儿爱好是天然?
恰三春好处无人见,
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
则怕羞花闭月花愁颤。
我的油画《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