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北革命永放光芒西影导演何志铭

(2017-11-10 19:53:02)
标签:

何志铭

西安电影制片厂导演

西影导演

西影集团导演

http://image.uc.cn/o/wemedia/s/upload/2017/2efd7499af1a1dc51ca4974a11f72fdex1280x720x127.jpeg;,3,jpegx;3,700x.jpg

喜欢西北革命,因为自己是陕北人。上世纪初参加西北革命同乡们的故事,常让我不能自己。开始零碎后来集中读了许多书,特别是省党史办编的《陕北革命根据地》、《西北革命根据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等书。上世纪末,国为想弄《群山》电视剧,又多看几遍忽培元的《群山》,时光匆匆已过多年,夜思考、晨伏案而书。

老革命口述历史,编写组成书很多。但是《群山》把口述上升为文学,其章目之大,深度三涉险之难,不仅见作者之功力,更见作者创作之顽强意志。

《群山》现象,姑且细称一群多若星辰的革命将帅形象,个个峥嵘,列屏成群山之大观,不仅某一人之功绩,特指一团体一群人而言。西北革命中这种提法,是多少年从纷纭的历史变幻中提炼之后的提法。于是《群山》从刘志丹到谢子长,西北革命,陕甘边革命、陕北革命、神府革命,贯穿漫长的革命,主张凝聚,团结乃成大业的艺术和哲学思维,是忽培
元先生的创见。也是他深刻领会马文瑞思想的结果。

http://image.uc.cn/o/wemedia/s/2017/566f9c169464068a94ac5eac3dd3eb95x300x200x43.png;,3,jpegx;3,700x.jpg

西北革命坚持刘志丹同志对不同的革命探索,采用认真倾听、坚持己见,对上海党、瑞金党、北方共产党,特别是北方党的极端主义采用坚决斗争,温和对待的同志式立场。对敌斗争中被诬陷为“梢山主”、“策动兵暴”、“富农政策”,在党内外坚持统一战线,正确对待分歧和不同意见。帮助即使是犯了错误的同志。这种被诬陷为改良的革命正是刘志丹
精神也是西北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法宝。成功地扩大并保留了陕甘边、陕北神府革命根据地,为中央红军提供了栖息地,落脚点。每座山都有其风姿雄伟,每一方面军都有长处,而西北革命之所以比中央红军在瑞金能坚持下来,就是执行了刘、高、习等同志的正确路线。团结了大多数,坚决反对极端主义。

《群山》写了刘志丹、谢子长、高岗、习仲勋、张秀山、刘景范、张邦英,张达志、郭洪涛、王世泰、闫红彦、闫揆要、马明芳、刘澜涛、贺晋年、白坚、高朗亭、马锡五、李卓然、黄子文、杨琪、常黎夫等,每个人是一部传奇。

这些操一口方言,长像奇伟酷似我们祖先形象,一颗红星的帽沉下睿智的目光,想来就让人泪雨奔涌。

《群山》写出了马文瑞等一大批西北革命家,对刘志丹、谢子长的忠贞敬仰。西北革命在党内伤害最深,受北方党极左打击,多面夹击,伤痕累累,三十年代的平反后降级使用,建国初授军衔不公,高岗、绕漱石案、庐山会议彭德怀案,围绕小说《刘志丹》案,文革中的彭、高、习、贾、马,西北群山、受压受害、忍辱负重、顾全大局、战友深情,谦虚谨慎、严已律已、坚持革命、以星火而燎原,以西北革命大旗张扬西北革命精神,西北革命乃万里长征中的万里长征。西北革命苦难面艰难的革命行程,西北红星是最亮的一颗星,沐风栉雨,永不褪色!

今天,祸福相依,终于迎来了西北革命的张目之日,这百年难遇的历史关头,是陕北人就应该热爱西北革命,延安不止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旗帜,廓清历史迷雾,掌握最好的机遇。过去有人曾说南有井岗山、北有乔山、南有瑞金、北有照金。不管这样说法是什么样的目的,西北革命成为中国革命落脚点、出发点,是历史史实。今天我们在乔山之巅聚会,昔日炎黄一统,华夏荣光,今有西北革命,永放光茫!

                2015.5.18晨于黄陵酒店

  又一找陕甘宁边区政府,在胡宗南进犯延安后,流落方向,只在《群山》中有叙述,这种珍贵的历史资料在这样的历史叙述中找到,既珍贵、又兴奋。
    又二马文瑞性中和,在陇东时间长,正好是陕北特委和陕甘边刘志丹、谢子长的通融桥梁。《群山》观点实际是马文瑞思想伸延,革命成功是大家的功劳。革命幼年观念歧见本属正常,不整人、不偏激、不逼人去上死路、不极端极端使瑞金苏维埃政府丢了十多块根据地。而西北革命执行刘志丹的正确路线,成了党中央和红军的棲栖地。西北群山一直受压,有内哄、有挑唆。终于功罪自明,西北革命,永放光茫!

 远村整人者,不仅不利团结,更无益于革命事业,能善终则难。刘能容人,有大局意识,有整体观,有三色理论,才能创建和保卫陕北根据地,才有后来的13年,才有新中国。当年高岗、习仲勋、马文瑞这样务实人扶佐更为重要,尤以马老对陕北关心最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