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李和生父子书画展 何志铭

标签:
李和生父子何志铭西影文化画展 |
观李和生父子书画展 何志铭
父子书画展比较特别,父子画家古而有之,书画同门同源,同家则不多见,故贵也。和生先生居我不远,因所谋事不同,竟然一直言访而没成行。先生默然并酷似民国文人周树人而吸众人眼球,每当开口说话一口乡音让我直感过瘾,这另当别话。
观先生书法有郑板桥之风气贯通,令人美感十足,板桥为怪才,追魏晋而成一体之风格,冷峻了古今。这字在规范的方圆内,走足饱和,往往字内节奏起伏、腾挪辗转、走边锋刃、落笔森严、固混然为一体,好看如一鹤独立,有头有尾,韵味十足。
公子默海首次见,与其父一样默然无声,君子纳言。虽以画为主,甚至大画气势逼人,我认为他小画,无论是焦墨还是其它小品都好,而大幅不一定夺目,就是默海的小品的边款题句,更为优美,让人怦然心动、流连忘返、叹为观止,让我看他有超其父之势,故格外让我注目再三。
书法在民国是文人甚至一般人那怕是账房先生也能写一笔好字,古代就是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也没有称其为书法家。只是近几十年没了繁体字,用这毛笔写字人稀少了,每有挥毫者则令人侧目,实在是时代社会的悲剧。
而李氏父子复兴国脉,以书画为业,实实可贵。同样这是一个破裂的时代,如何复兴传承中国古代文化。比如书法、诗词、绘画,古人已玩弄至极致了,如何才能继承和创造呢?
我认为你即使写画的完全像古人,也没什么价值。那就是把字写的最好也不行,你无法从真实意义上超过古人,写出字来也是呆头呆脑。关键是写出自己来,以自己个人风格弄到极致为大家、方家!所以我喜欢那些有独创且成了气候的书家,于是默海的边款引起我再三侧目。
和生先生和蔼可亲,让人肃然起敬。我喜欢他那两首儿歌的内容书法,可见他以不拘古人古意,有冲破牢笼之意,所以内容即形式,写出自己来,成一家之言,死追古人。古人也烦,故云:学吾者死,逆我者生!于是我们如此地器重创新,看好打碎古人再创自己的新生,那怕是重复自己也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