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天明红火的年代

标签:
吴天明何志铭西影导演西安电影制片厂 |
分类: 我与名人 |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高度评价吴天明一生说:吴天明是新时期中国电影改革、创新的先行者和探路人,为了中国电影的崛起,他是以身相殉,以命相拼。
吴天明,此时他环臂立于灵堂之外,一言不发,陕西人是自古见中国事最多的人,他明白这个书生生前做过什么,希望什么,遗憾什么。
(自阿城的散文《父亲》)
剧团的普通演员,细心的观众可在《西安事变》中,观看到他有几句西北军骂人的镜头。八十年代初期,中国电影受文革遗害影响,政治说教,虚假成风,以伤痕文学流行。吴天明在与滕文骥合作拍完《生活的颤音》,以及电影《亲缘》后,在导演《没有航标的河流》一片,找到了医治电影虚假的良方。这就是以强烈地现实主义风格,追求全面真实的艺术手法,大获成功!并由此揭开了新时期中国电影艺术的序幕,
淌开了一条崭新的富有划时代意义的新路。他方向明确,震撼人心。
赤脚少年,吴天明,1939年出生在陕西三原县,祖藉山东。父亲参加革命东奔西突,战争的年代吴天明跟着母亲,母亲没能找到他的父亲,为了躲避敌人迫害,曾经有六年的时间四处躲藏,流离颠沛。他对农村社会底层人的痛苦有着深刻的体验,这就构成了他一生的艺术追求和人文关怀,为他的艺术色彩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凝聚力量 吴天明深知,一个电影厂要干大,要靠电影作品,然而好的电影,一定是由有才华的人来创作。他更清楚,电影艺术是青年人的艺术。青年青春蓬发,热血沸腾,精力充沛,敢想敢干,勇于探索。当许多人对一些青年艺术家的探索电影怀有成见时,他却以无比极端的热情关注着这些青年人的创作,感动了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等纷纷到西影拍片。他对当时因调不到西影的张艺谋着急时,他说:我等你一辈子!就这样,西影本厂的青年创作人才如:滕文骥、姚守岗、颜学恕、张子恩、张子良、黄建新、周晓文、何平、顾长卫、芦苇、赵非、曹久平等崛起一起形成了西影现象。他们,在吴天明的领导下,高举着中国西部电影的大旗,驰骋在大西北广袤而辽阔的大地上。一九九三年,吴天明上任伊始,他提出口号:苦战四年,振兴西影!
冲上巅峰
伯乐启示 就是这个当年的赤脚少年,就是这个叫梦的孩子,吴天明掀起了中国电影新时代的巨浪。尽管他饱受非议,常常处在漩涡和困境中,甚至两面夹攻,这个流淌着秦人和齐鲁热血的硬汉,劲风掠过他古铜色的面容,他做人无私无畏,质朴热诚,魅力四射,像一团火一样的性格,瞬间就可点亮他人。尽管张艺谋黄建新等人才难得,但是更难得的是他们的伯乐--吴天明。吴天明培养了更多的千里马,这样我们就理解了权利掌握在伯乐手中,一部电影,一个企业,一个时代会是如何?所以我们呼唤,吴天明这样的伯乐,这样的电影巨人,一个好厂长、一个好导演,还会有吗?
吴天明远去了,把无限的怀念和思考留给了我们,他对中国电影的贡献具有颠覆性的伟大创造,对后代人有着永远的启示。知识改变命运,弱小可以强大。他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曾经和他一起并肩工作过多年,共享过他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
中国的电影从西部升起,也有着我们的光和热。所以,吴天明的成功并不是神话,他也像许多的普通人一样有过姗姗学步的年月,甚至也不无缺陷。但是他所创造的中国电影的成就,西影的辉煌,是一笔无形无言的思想精神财富,在岁月的长河中反反复复让我们思考其奥秘。多年了,我们始终认为我们今天所有的困惑,来源于对历史,具体的说就是对吴天明现象的失忆和轻视。
历史是陈酿,岁月的久长,在品味中我们渐有领悟,我们到底失落了什么?如今,我们已经站在了历史的彼岸,回首那些波涛汹涌的昨天,恍然如梦。怀念由吴天明和我们一起创造的红火的年代,盛览这个时代的繁荣与远见,我们正在前进的路上。
2014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