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川关古镇拍摄现场收到高小龙短信

标签:
拍摄现场戏楼知音影视广告高小龙 |
大中午的太阳曝晒天气奇热,蚊虫死缠烂打挥之不去。我在双戏楼广场下等候县剧团唱汉剧的演员登台,就开始拍摄。汗水顺着头发根往下流,好在脖子上有块毛巾,毛巾吸收了。又感到后背和胸前的汗水如溪流蜿蜒,湿透衣衫。有时候想人他妈的见了难事就躲,像孙子一样,缩头畏首,其实你真的直面困难你才是爷。2010年6月13日中午。我就是这样想的。不仅要战胜困难,超越困难,更有意趣的是享受困难,所以我任汗水瓢泼,泰然处之。我常记得1992年11月20日,与路遥告别的那天、那时哭声高低记不清了,只记得人们的泪水把水泥地面打湿了,我原地环顾,所有的人都哭的昏天黑地,像死了父兄和最骨肉亲的人一样,我常想到这些就是人面对灾难一边留着泪,一边把打碎的牙齿吞下,困难把人逼到了极致了,人就成了神了!
就在漫川关的双戏楼下,我收到小龙从四川发来了短信说他观瞻建川博物馆感受,并说让我什么时候也去看一看这个叫我们西北人汗颜的地方,此话听的我头发直竖,汗流如雨,模糊了双眼。小龙这样的感受我也有彻骨的理解,在民族大难的时候显示出民族气节就是抗日的付出,1945年8月15日,不少人大概忘记了这一天,整整一个甲子中国人战胜了日本,胜利似乎来的非常突然,但是最让我们神魂颠倒的是为争取胜利中国人不论党派不论民族从总统到庶民面对外侮的劲头!1940年5月28日军国上将张自忠战死沙场,将军遗躯蒋介石登上轮船,扶棺大恸.....读历史像是在寻找感动,未来不可知,只有过去实实在在的,读懂了历史的感动你心里就充满了神圣,面对色欲横流的世界你就能眯着眼睛笑看。对历史的看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说不同是为了共存和谐。其实所有的人都在追求一个字“同”。同,知音也。古往今来知音难觅,就说的是人生百态。我与高小龙相识到相知,常常谈吐撞到一个兴奋点上,小龙会仰天大笑,我却心领神会,那种幸福感是一生求学的结果。
初见小龙时,他是一个胖乎乎的男孩,常随周晓文导演、芦苇编剧往来,我并没有在意他。几年后他以影视广告崛起于深圳、广州,让我震惊!我生来愚笨,影视广告是个艺术方面高端精致的活,我干了近30年,至今面对别人佳作很是惭愧。别人不熟,仅就小龙的作品让我看的常常震惊有余。小龙叫我老师我知道,是对长者尊,并非是我真的有什么高过他人之处,这一点我是清醒的,小龙对我的尊重隐隐约约感到是对我所经历过的历史的尊重。我不敢说我自己是个什么典范,但从草根走向荣耀,至少代表了传统从艰辛努力起步的审美需要,所以我以比我更年轻的小龙为知音,向他们学习,在无言中领会他的深意,不断的再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