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寓美 美在发现
(2010-01-19 21:55:19)
标签:
书法对联书学红纸马治权杂谈 |
平淡寓美
----
赵 刚
我与马治权老师的交往源于10年前,而我全身投入书法也是在与之交往之后,受其耳濡目染。几月前我与再会于其工作室。在满堂墙壁悬挂的书作中,一幅独有古旧韵味的隶书对联给我印象最深,而对联背后的故事更是令我回味无穷。
甲申岁末,大约在腊月二十九,西安电影制片厂导演何志铭先生正想“新桃换旧符”之际,细眼打量了一眼将要换掉的旧联:“竹能性淡为我友水解至柔是吾师”,那是去年春节时马治权为何先生所书的。志铭说:“猛然间竟被她的美所攫住!除缺内容不错,令人玩味再三外,尤其字迹风韵独具。经过一年风雨剥蚀的对联红底隐去,黑字突出,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十分地醒目。我看着看着,心头顿起怜意,觉得将其撕毁实在可惜,便想着把它揭下来,尽可能多地保留一段时间。”
何志铭家门前两侧为水泥毛墙,又临一楼社区大道,因当初是用加了碱水的特制浆糊贴上的,所以对联历经360多天仍很结实。360多天的日晒雨淋,原来的大红色褪去泛出淡红色,而墨迹则如铁钉入木般固实,在褪色背景纸的映衬下,字迹黑黢铮亮,稳固如漆又仿佛浮雕般突起,活脱脱地成了一件古董。不但字迹沉雄稳健,文辞也令人感悟颇多。
于是志铭先生与夫人一起携喷壶、起子、镊子开始实施揭启对联工程。他们先将其喷湿润透,再用刀片一点一点往下揭。虽小心翼翼,但仍难免破碎不堪,大至敦煌残片,小至残瓦断当、杏核桃仁。由于担心两条对联混在一起,就分别装入两个塑料袋内。志铭略晓字画揭裱常识,知道再破的字画,均可装裱修补。于是便请正学街江苏南通裱画匠张师傅给予精裱。张师傅如玩智力游戏般将对联整整修补拼接了
马治权告诉我,对联是写在最普通的大年春联通用红纸上的,当时创作完几幅作品后砚内尚有一点余墨,细墨漆亮可人,想着已到一年岁末,故提笔写了几幅对联,并分赠给了亲朋好友。本是送朋糊墙过年所需,没成想胸有千壑、善于观察的何志铭却将其变废为宝了!普通红纸,风雨岁月之后,脆弱易残是很难揭裱的。残纸碎片,居然能被装裱师拼凑修补恢复原貌,亦属奇迹,可见装裱师其技艺也非同一般。
看着写满古旧韵致的对联,其书法渗入了汉简书意,不激不厉、温文尔雅、质朴自然间充盈着醇厚之气。回想何志铭先生在揭裱此联时之心情,我忽然顿悟:人世间的美原来是诞生于平淡无意中的!只要留心观察,美就在我们身边,奇迹就在平凡的生活中,关键要看我们是否能够发现!
我说,马老师,此联的诞生和不平凡的经历,实乃艺林之妙事,也会为书坛、收藏界朋友带来美好的启迪的。治权先生谦和地说,言过了,只能朋友间赏玩罢了,不可张扬的!言语间,那份随意和平淡,充满了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