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梦幻与现实交错的曹家圪崂

(2010-01-19 17:27:48)
标签:

窑洞

老爷们

院落

村子

曹家圪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曹家圪崂这个遥远的陕北村落,开始频繁地出现在我的梦里:那明晃晃月光下狐狸的悲鸣,斑驳的树荫中层层叠叠盘上山去的窑洞,以及藏匿在某个破旧窑洞里的血性女鬼……还有那讲女鬼故事的老先生——而他平时似乎更喜欢给男孩子们传授点男女间的鱼水之乐,以排解自己的孤独与怀才不遇——直到现在这类古老的题材照样更有观众缘——梦中的曹家圪崂有时候居然就是我现在的办公场所,而许多同事和朋友原来都是曹家圪崂的乡亲……

 

 

    我是在离开曹家圪崂许多年以后,才渐渐感觉到这个地方的美丽与不同凡响。尤其是来到大城市生活以后,岁月的潜流在不经意间慢慢浸润了记忆的冰层,越来越多童年往事浮现出来,这才知道原来曹家圪崂带给我那么多无法割舍的怀念。

 

    触动我记忆闸门的似乎就是在几年前,我的好朋友何志铭导演来北京,神秘兮兮地告诉我他发现了一个 “好地方”。那时他刚从延川拍完一部电视剧来北京推销。他小心翼翼地为我打开一本厚厚的相册,里面的照片不禁让我怦然心跳:这正是我出生的地方曹家圪崂。

 

    曹家圪崂位于两座大山之间的“圪崂”。沟底是一条清澈的小河和一口水井。村落沿山势而建,层层叠叠,错落交错。每一层又由若干院落组成。每个院落又有大门、二门、牌楼。院子里正面是一排几孔窑洞,左右两侧或者还是窑洞或者是牲口棚。有的院落的窑洞上面还建有窑洞,通过石头的台阶通到上面去,看上去有点像是欧洲中世纪的城堡。楼上的窑洞就是传说中的秀楼——旧时代到了一定年龄待嫁的女孩子住的闺房。

 

  像城堡一样的秀楼

梦幻与现实交错的曹家圪崂

 

    在半山腰村子的正中央,还留有一个广场,叫“老窑硷”,是专门供村民们聚会用的。我小的时候,那里是闹红火放电影的地方。村子的两边还有贯通上下的两条石头砌成路,叫做“石碴坡”——就是现代城市里的环城路。“环城路”的边上还专门建有水路,一直随坡路通到沟底。连这些排水口上都是雕花的石雕,那些大门、二门的装饰就更不用说了。小时候听老年人说,住在最上面的是以前的富裕人家。而越往下说明祖上混得不怎么样,到了最下面就是当年来村子里打工并定居下来的外姓人家的后代。

 

梦幻与现实交错的曹家圪崂

 

    据考证曹家圪崂是清初的建筑,光绪年间才为曹氏家族所拥有。大约从那时起曹家圪崂一直是延川闻名的风水宝地。以曹家圪崂为中心,辐射到四周几个村子的曹氏家族,是陕北著名的望族。曹家不仅出财主,更多出文人。清朝时出过翰林院士、大书法家。陕北清代著名女诗人李娓娓就是曹家的媳妇。

 

梦幻与现实交错的曹家圪崂   

    据说过去时代曹家子弟多在外面做官或者教书。前面说的老先生就是因为曾做过教书“先生”而得名。他好像是在国民党军中做过事,解放以后就基本上闲下来了。我小的时候他是留在村里最有文化的人了。我记得就是他最早预言了曹家圪崂将要败落。

 

 

梦幻与现实交错的曹家圪崂

 梦幻与现实交错的曹家圪崂

    我们家当初就在全村最高处三家院落中中间的一家。何志铭刻意拍下这个依然保留着瓦片砌成花墙的院落和院子里那个东边角落的窑洞,令我感动的是朋友还在窑洞的照片低下写上了“曹建标旧居”的字样。这孔门前长满了荒草多少变得有些陌生的窑洞一下让我眼睛湿润了……

 

 曹建标旧居

梦幻与现实交错的曹家圪崂

 

    离何志铭给我看照片七八年以后的今天,当我真正站在这孔窑洞前面时,觉得一切更像是在梦里。此刻大团大团的白云在我的头顶飘移,就像初春黄河里流过的气势壮观的冰凌。午后红红的阳光追逐着摇曳的树影,掠过我的头顶爬上窑硷……

 

梦幻与现实交错的曹家圪崂

 

 从窑洞窗口往里看我出生的土炕

梦幻与现实交错的曹家圪崂 

 

梦幻与现实交错的曹家圪崂    恍惚间我似乎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手里提着一个用西葫芦壳子沾上三合板做成的板胡,从这孔窑洞出来。顺着弯弯曲曲的坡路,匆匆下到“老窑硷”上。在那里全村人正在排练秧歌。小男孩在大人们推推搡搡中,怯怯地来到人群中间,开始吱吱扭扭给大家演奏一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那个时候曹家圪崂还是一个鸡娃子叫来狗娃子咬、人声鼎沸莺歌燕舞的热闹村庄。那个年代曹家圪崂许小孩都有一把类似这样的乐器,时代的变迁使曹家子弟的梦想由原来的当“先生”变成了搞文艺。县里的文艺宣传队经常到村里下乡演出,那里边除了一些知青就是曹家的子弟了——其中杰出的代表当然是曹伯植了,他吹拉弹唱无所不会,还把弟兄几个全培养成了文艺人才——有人戏称县文艺宣传队是曹家文工团。后来连延安歌舞团也差点成了“曹家团”,这当然是再过二十年以后的事情了。

 

 曹伯植一家在老家院子演奏道情

 

    而曹家圪崂真正显赫之时。得从我小时候再往前推大约半个世纪知前。那个时候,无论是衙役公差还是走亲访友的,进得曹家圪崂村口都得乖乖下马。因为这里住着令人敬畏的曹老爷们。这些曹老爷们的土地直达百里以外的黄河边上。妈妈说在她刚刚嫁过来的时候,正好是秋后季节,每天夜里入睡以后,都能听见大牲口驮着沉重的东西咯吱咯吱上得坡来。那是收租子的人回来了。路途遥远,收的租子当然不是粮食了,而是金银之类的财宝。至于为什么选择半夜三更才进村,我猜想那也同样是一个仇富的时代。

 

梦幻与现实交错的曹家圪崂

 

    后来是时事更迭,穷人翻身作了主人。曹家圪崂的老爷们自然也就威风扫地了。住在最底下的贫下中农和外乡人成了村子真正的主人。我还隐隐约约记得一两位那时还活着老爷们,他们眉毛长长眼睛阴森森的,看上去和电影里的坏人并无二致。虽然他们见了任何人都会点头哈腰,但我最害怕的有一天他们还是会复辟了。
 
梦幻与现实交错的曹家圪崂    我们家本来早就属于穷人了。我爷爷据说是因为好吃懒做,造光了祖先留下的所有家产——曹伯植家据说是他老爷抽大烟,后代终于成为彻底的贫农——没想到我父亲却以他的勤劳赶在解放前把我家弄成了“新富农”。不仅如此,还因为他的倔强脾气,公然和贫下中农们为敌,成为“现行反革命”。每天夜里的批斗大会,那些老地主富农们都象征性地上台站站了事,而父亲才是真正的批斗重点。每当夜里从批斗会回家,他总是被打得浑身鲜血淋淋。姐姐们不敢哭出声来,只能无声地抽泣。年幼的我用被子蒙住头部,不想看也不想听到这一切。那时让我整夜整夜不能入睡的,还有一只狐狸没完没了地呜咽。虽然它似乎是在遥远的山沟里,但我通过破旧的窗户格子似乎就能看到这个恐怖的动物。妈妈说在她年轻的时候,这个村子里还有狼出没,每当炎炎夏日乡亲们吃午饭的时候,总会有一两只狼在窑俭上徘徊。它们会在人们不留意间沿着窑檐和围墙冲到院子里,迅速刁走一只小猪甚至是小孩。它甚至会像熟练的搬运工一样把一头肥猪扔到背上驮走。我的一个叔叔就是在放养的时候让狼给叼走了,那时他好像都十几岁了。好在到了我的童年时代,狼这种东西基本上在陕北就消失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悲凉的人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