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摩洛哥的工作生活一步一步的安顿下来,我的第一个非洲大陆的出差随着排上了日程。在漫长的等待之后,第一次摩洛哥以外的出差连着要去两个国家:安哥拉和肯尼亚。行程安排如下:
8月16日由卡萨布兰卡中转葡萄牙里斯本飞安哥拉首都罗安达。8月21号返回卡萨布兰卡。
8月23日由卡萨布兰卡中转卡塔尔多哈飞抵肯尼亚首都内罗毕,9月6号同样路线返回卡萨布兰卡。
可恼的是摩洛哥人心理上始终不把自己纳入非洲的范畴,因此除了跟它临近的几个国家,如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等,摩洛哥和其他中西非,东非,南非国家都没开通直航。因此去那些地区的国家,反而都要由欧洲或者中东转机,实在是件劳人费钱的事情!我从心里鄙视这种不开通的小气做法!!!
不管如何,我对这次出差是充满了期待的:不是为了工作,而是可以满足我游历的愿望!呵呵,小小私心下。因为,罗安达是个奇怪的有特色的城市,据说它是全世界最贵的的城市!而肯尼亚更不用说了,这个地球上最值得去的地方之一,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自然,原始和野性!
周日就出发了,先GOOGLE下罗安达的介绍,转帖到博客作为一个前奏。真实而切身的体验,留待于不久的将来!
转帖:安哥拉首都罗安达介绍
安哥拉首都罗安达 (Luanda)
位于安哥拉西北沿海,东经13°30′,南纬8°
50′,西临大西洋本戈湾,南依安哥拉国内最大的宽扎河河口,是撒哈拉以南欧洲殖民者兴建的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罗安达地处热带地区,但由于地势较高,依山傍水,加之受本格拉寒流的影响,气候温和并不炎热,年平均气温24℃,素有"热带春城"的美称。这里只有旱季和雨季之分,一般从11月至翌年4月为雨季,气温较高,雨量较多,经常阴雨连绵;5-10月为旱季,气候凉爽宜人。
罗安达历史悠久,公元1482年,葡萄牙人迪奥戈·凯奥首次抵达安哥拉海岸。从此之后,葡萄牙殖民者开始入侵安哥拉的沿海地区,并在罗安达一带贩运黄金、象牙和奴隶,后逐渐向内地扩张。1576年葡萄牙人狄亚斯建立罗安达市。1627年,罗安达
成为葡殖民地的一个行政区和殖民地首府。同时,成为南部非洲最早的殖民据点和向巴西贩卖奴隶的主要口岸。19世纪以来,随着安哥拉黄金、钻石和石油的勘探与开采,罗安达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1866年,罗安达只有1.5万居民,70年代,已发展成为有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安哥拉独立后,罗安达成为国家的首都,面积扩大为130平方公里,人口约100万。
罗安达作为全国政治和经济的中心。工业自成体系,工业产值占全国的一半左右,1958年罗安达市郊建成了设备先进的大型炼油厂,产年量为150万吨,生产的优质燃料除供全国消费外,还可以出口。这里还有"本菲卡"油田和罗安达海上油田,因此,
罗安达又有南部非洲"石油城"之称。同时,罗安达还有纺织、食品加工、酿酒、水泥、铝制品、制糖、造纸等工业部门,可向全国提供各种工业和日用消费品。
罗安达濒临非洲西海岸,港口海湾长4公里,宽2公里,水深30米。港内设有5个远洋轮码头和一个沿海货运码头,可同时停靠8艘大型货轮,每年接待来自各地的船只2000多艘,年吞吐量200多万吨。全国80%的咖啡、1/3的糖和大部分棉花,以及部分石油、剑麻、棕榈产品和粮食都从这里运往世界各地。目前,除1886年建成的一条与内地相通的铁路外,罗安达有公路与全国相连。罗安达有完善的通讯设施,机场可以起降大型客机,有航线与欧洲、南美和非洲各国相通。
罗安达自然风光秀丽迷人,是非洲著名的旅游胜地。城中高地一带,多为居住区,低地一带,为工商区。市内多公园和花园,在宫殿广场上的纳萨·塞尼奥拉·多卡莫教堂和耶稣会教堂是17世纪的古建筑。著名的安哥拉博物馆内收藏着大量的动植物标本、艺术品和历史文物。城市南部有建于1575年的圣米格尔古堡,古堡耸立于山脊之上,四周筑成不规则的多边形长围墙,颇为雄伟。市内还有建于16世纪的那沙勒礼拜堂等古欧洲式建筑。在海边,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20多层的高楼,雄伟壮观。市郊有良好的海滩,这里的高级旅馆和俱乐部林立,绿树繁花与金沙碧浪交相辉映。在城市附近,还有仅次于莫西瓦图尼亚瀑布(旧名维多利亚瀑布)的非洲第二大瀑布,是游人经常光顾的地方。
在罗安达可欢度安哥拉的三个传统节日。每年11月底的岛节是人们举行祭海仪式的日子,届时,人们向大海抛撒食品;2月中旬至3月下旬的海节和3月27日狂欢节。每到节日期间,尽管天气炎热,罗安达街头上仍是人山人海,到处是欢歌曼舞,一片欢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