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蹋名著 - 赤壁观后感
(2009-03-12 23:37:27)
标签:
原著观后感奸细赤壁之战曹操杂谈 |
分类: 影视评论 |
这2天抽空BT下载了赤壁(下),看完了这部国产的大片。感受就是这是部糟蹋了原著的烂片!烂在何处?
内容改编离谱,不合逻辑:
赤壁之战作为三国名著中最有代表性的战争之一,我们无数国人对此是烂熟于心。电影改编当然是必要的,但是不能背离原著经典环节,背离基本的事实乱改编,这是对原著的不尊重,也是对观众的愚弄和误导。熟读三国的人都知道,赤壁之战中经典场景是:
舌战群英,促成孙刘联盟;大雾迷江,孔明草船借箭;蒋干误军,蔡瑁张允丢命;庞统初现,连环妙计得逞;苦肉好计,周瑜妙打黄盖;孔明祭天,请来如意东风;溃不成军,曹操华容逃命!
然而电影赤壁对这些经典场景的表现是相当离谱的,甚至视而不见,用完全不合逻辑的内容代替经典场景。随便举几个例子:
1)曹军水师将领蔡瑁张允的丢命完全是因为曹操自大多疑的个性,以及对荆州降将的不信任。跟孔明的草船借箭完全没有关系。而电影却偏偏要让曹操以蔡张二将擅自箭射草船为借口将二将斩首。有点原著常识和历史常识的人知道,因为大雾迷江而下令箭射东吴来犯草船的命令除了曹操,没有其他人敢擅自决定。电影的编排实在不能让人信服。
2)对于所有老百姓都耳熟能详的“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这样的经典故事,也是孙吴联军最终假黄盖的苦肉计得以火船偷袭成功最终奠定大战胜负的直接原因,这么重要的情节,电影竟然可以完全忽略。却非要为了杜撰出个林志玲扮演的小乔孤身赴曹营以茶水诱惑曹操以致曹操没能及时出兵而让东吴火攻得逞。有点脑子的人想想都觉得可笑,一则跟史实和原著完全背离,二则就是跟电影本身就矛盾。电影里小乔出走曹营之前根本不知道哪天会有东风助东吴,也不清楚东吴具体的战术安排,她如何能在关键时刻以茶道拖住曹操而配合地恰到好处?而且曹操如果可以为了小乔的茶道竟然可以置出兵大计不顾,典型的爱美人不顾江山,那么整部电影对曹操的个性刻画就是完完全全的失败。可叹,这样没有逻辑地编排不是把所有观众都当白痴吗?
3)原著中,曹操在兵败逃命中几次哈哈大笑,又几次遭遇赵云,张飞等埋伏而仓皇失措是体现曹操个性,从侧面说明曹操赤壁之战失败原因的的又一个经典。而关云长华容道义放曹操也是三国原著中老少皆知的故事,这完全符合云长义薄云天的个性的,非常合理。然而,电影又忽视这样的经典,杜撰出周瑜放走曹操,而让所有其他人如关云长,赵云,张飞,甚至孙刘两家的君主孙权和刘备都站在旁边作观众,不出一声。根本是胡编乱造。最基本的一个道理,2家君主都在场,轮得到周瑜这个下属自说自话处理曹操?电影可笑地非要把这场大战处理成周瑜和曹操的私人恩怨情仇,再次愚弄了观众的智慧。
4) 不知道编剧和导演出于什么用心,非要让赵薇扮演的孙尚香被孔明派去曹营潜伏做小兵,然后非常方便地在束胸的白布上画出全部的曹军阵营布置图。更滑稽的是,当孙尚香被曹军士兵发现是奸细时,非要安排个佟大为扮演的傻小子英雄救美。这傻帽编剧和导演也不想想,可能吗?!!!不要说孙尚香乃吴国郡主,她的身份地位根本不可能被孔明派去曹营做卧底小兵。就算真去了,一个小兵怎么可能在整个大营到处瞎溜达,怎么可能做到每天接下束胸,在很长的束胸白布上画图,然后再绑好?她当她是曹操的女儿,有自己的私人大帐?!还有当这个卧底小兵被曹营士兵发现的时候,无数人叫着“奸细”抓她,佟大为扮演的千夫长就算有天大的脑袋也不敢这么明目张胆地跟追兵对打救她,之后还一点事情都没有,曹军的主要将领竟然也没有一个人得到禀报说营内有奸细这样的大事。真是对编剧和导演的智商无语了!
演员挑选实在不敢恭维:
1) 电影的主角中,除了梁朝伟扮演的周瑜扮相还过得去,其他主要角色完全没有神韵。首先是诸葛孔明的扮演者金城武(我没记错的话)。我真不明白,我们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羽扇纶巾的儒将,怎么会让个脸精瘦的外国人来扮演?实在从这个人的语音和话语中感受不到一点我们尊若神明的诸葛军师的神韵。古人追忆的“千古风流人物”竟然就是导演理解的一个连中国话都说不好的韩国现代年轻人?我吐!女主角林志玲扮相还可以,只是她本来就不该成为女主角,没她啥事情,硬是被杜撰编排成了女主角。不如索性加大和周瑜情爱的戏份,就靠这一点出彩倒也合理。
2)电影配角中,刘备就是一个傻汉子,关羽神形萎缩,赵云不见英武,孙尚香纯粹是多余,也只有孙权的扮相有点君主的感觉。
写了那么多,也累了。总之,对这部电影是相当的失望,看来吴宇森只能拍拍现代枪战片,跟历史文化有关的题材,这个爷的修为还真让人看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