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凌简介:中国农耕文明发祥地 著名农业科学城

(2008-11-25 13:43:53)
标签:

文化

分类: 家乡美

                   凌简介:中国农耕文明发祥地 著名农业科学城

【 2008-06-26 11:41 】 【来源: 新浪体育 】

http://pic2.chinawestnews.net/0/10/01/04/10010474_875679.jpg著名农业科学城" />
杨凌地图(图/中国杨凌)
http://pic2.chinawestnews.net/0/10/01/04/10010475_879472.jpg著名农业科学城" />
杨凌工业园区(图/中国杨凌)

  概况

  杨凌以中国的农科城著称于世,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八百里秦川腹地,东距西安市82公里,西距宝鸡89公里,欧亚大陆桥陇海铁路线及西(安)宝(鸡)高速、中线公路从区内穿过,旅游交通十分便利。

  杨凌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由国家19个部委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陕西省成立了由34个厅局组成的省内共建领导小组。示范区管委会享有地方级行政管理权、省级经济管理权及部分省级行政管理权。享受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各项优惠政策、国家对农业的倾斜扶持政策以及西部大开发的各项优惠政策。自1997年成立后,通过10年的艰苦创业,杨凌示范区已成为陕西经济最具发展潜力的增长点和西部大开发的亮点,已被国家批准成为向亚太经合组织开放的十大工业园区之一,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五大高新区之一和全国六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之一。

  杨凌农林水牧科技实力雄厚。199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杨凌10家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合并组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校,实现了我国教育与科研单位的首例实质性合并。经过8年的发展,杨凌的科教实力明显增强,在校学生由合并前的1万名增加到了3.5万名,研究生从700名增加到了5000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先后进入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行列,新增17个国家和省部级实验室、研究基地,3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由3个增加到了1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由15个增加到了71个,硕士点由39个增加到了105个。2005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优等评估,2006年又顺利通过了研究生院的正式评估,教学质量迅速提高。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也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之一,进入了国家重点高职院校建设行列。人才工作出现历史性转机。近年来,引进硕士以上人才300多名,2006年至今引进海外人才10多名。目前,以面向旱区农业发展为主导,在动植物遗传育种、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植物保护、动物重大疫病防治、农业水土工程等学科领域已形成明显的特色和优势,产生了一批重要成果。先后获得120多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其中有14项获得国家级奖励,取得了一批如体细胞克隆山羊、生物农药创制、胚胎干细胞研究、杂交小麦育种及节水农业和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等重要成果。科技成果转化率由32%提高到了47%。

  杨凌是世界上少有的农业科技力量、科研成果和农业高科技产业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杨凌”已成为世界农业领域的知名品牌。“农科城”一流的农科实验环境,多层次的科研人才梯队,权威的农科专家群体,领先的农业科研水平,为企业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杨凌总面积94平方公里,下辖县级杨凌区,总人口16万,其中城市人口8万人,国务院批准的规划面积22.12平方公里。

http://pic2.chinawestnews.net/0/10/01/04/10010476_074682.jpg著名农业科学城" />
高新成果博览会

http://pic2.chinawestnews.net/0/10/01/04/10010477_798769.jpg著名农业科学城" />
高科技农业成果展

  历史

  杨凌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4000多年前,农业始祖“后稷”在这里“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开创了中华农耕文明的先河。1934年,辛亥革命元老于右任先生,在这里建立了中国西北地区第一所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即现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前身。此后的几十年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和陕西省在这里又陆续布局建设了一批农林水方面的科教单位。1997年7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在杨凌正式成立。

  经济

  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既是实现产业化,增强示范带动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通过加强招商引资,实现产学研结合,推动成果产业化。目前,杨凌累计入区注册的企业超过850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22家。初步形成了农牧良种、环保农资、绿色食品和生物工程(制药)四大特色产业。

  农牧良种业是杨凌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农牧良种推广示范及其产业化,扩大对外科技示范效应的重要途径。引进和培育形成了秦丰、科元、正大等一批从事农牧良种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拥有肉牛品种改良和奶(肉)牛繁育、杂交小麦、“双低”杂交油菜等先进的技术成果和优良品种,市场辐射西北五省区,年交易总额约6亿元。杨凌已成为西北地区最重要的农牧良种集散地。随着农牧良种产业规模的扩大,对外科技示范带动作用日益明显。

  杨凌环保农资产业的集聚效应正在形成,已成为西北最主要的环保农资生产基地。以巨川富万钾、秦川节水、博迪森农化、秦丰农化、鼎天济农等为代表的环保农资企业超过60家,拥有生物钾肥、无公害农药等一批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产品。环保农资企业通过在各地建立农资产品应用示范基地、示范点,既扩大了产品宣传效果和销售规模,又促进了农民应用新技术、新产品的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带动了农民增收。

  绿色食品产业形成了一定规模,通过在各地建立农产品加工基地、原料基地,促进当地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现有食品加工企业38家,年销售收入约8亿元。以果汁、乳品、蜂产品、肉制品、葡萄酒及蔬菜加工为主的绿色食品产业形成一定规模。李华葡萄酒、当代蜂业、圣桑饮料已成为区域性知名品牌。年产18万吨的陕西恒兴果汁公司、年出口蜂蜜4000余吨的陕西当代蜂业公司等一批绿色食品企业的发展壮大,使示范区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和食品工业逐步向规模化迈进。

  杨凌生物工程(制药)产业从无到有,聚集度位列全省第二。同时,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的指导下,通过在陕南等地建立中药材基地,带动了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现有医药企业16家,其中11家通过GMP认证。成长起了绿方疫苗、郝其军制药、麦迪森制药、赛德生物、亨通光华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导产品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生物和医药高科技企业。例如,郝其军制药公司的主导产品复方皂矾丸,获得“国家保密发明专利证书”,被科技部、国家保密局评定为“国家秘密技术项目”。麦迪森公司自主开发的黄龙咳喘胶囊等药品,在市场上获得了良好的声誉,也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

  产业发展使杨凌的自我发展能力得到一定增强。2006年示范区主要经济发展指标和成立时的1997年相比:工业总产值从1.2亿元增加到20亿元,年均增长36.7%;国内生产总值从3.09亿元增加到20.65亿元,年均增长23.5%;固定资产投资从每年3000-4000万元增加到每年8-10亿元;技工贸收入从数百万元增加到68亿元,年均增长40%-60%;外贸出口从零起步,达到9322万美元;财政收入从1369万元增加到2.23亿元,年均增长36.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