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选读之二00
(2023-09-20 17:11:39)分类: 读书札记 |
《小窗幽记》选读之二00
资性不足限人
境遇不足困人
鲁如曾子,于道独得其传,可知资性不足限人也;
贫如颜子,其乐不因以改,可知境遇不足困人也。
【译文】像曾子那样愚笨的人,却能明白孔子之道而阐扬于后;可见天资并不足以限制个人;像颜渊那样贫穷的人,却不因此而失去他的快乐,可知境遇并不足以困住一个人。
【一得】《小窗幽记》之二00与《围炉夜话》第一九0则内容完全相同,可见明代陈眉公与清代王永彬是十分关注并重视资性与境遇方面话题的。他们以曾参愚鲁却能阐释弘扬孔子一以贯之之道,和颜渊贫穷却并不因此失去欢乐为例,分别说明天资不好并不足以限制一个人,遭遇和环境也不足以困往一个人,很有说服力。曾子曾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曾子在病重之际还坚持要更换与自己身份和地位不符的床席,乃至在更换床席的过程中死去,表现了曾子恪守礼法的坚定信念,更体现儒家礼法至上的观念。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讲,以曾参为榜样,那是迂腐至极的。但抛开曾参所守“礼”的内容,他那种严于律己,知错必改的精神,也是令人感动的。据传以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是他的作品,而大学可说是儒家思想最精粹、最有系统的一篇文章;《中庸》为子思所作,而子思又是曾子的弟子,由此可见,曾子是真正能将孔子一贯之道传下来的人。然而曾子在孔门弟子中是属于愚鲁的,足见资性并不足以限制人。人最怕的是自己限制了自己,而不肯努力,那就真无法改善补救了。人的快乐有依赖于环境,也有不依赖于环境的,心境自由就是快乐。像颜渊那样一箪食,一瓢饮,而不改其乐,便是因为他的快乐并不依附在外界的环境上,而是由内心自生的。虽然其中有知命而乐天的成分,但是生命本有的快乐却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并不因环境而改,亦不因学问而生。只要每个人不缘外境,放下万虑,便可感受到这种快乐。这种快乐既然不是得之于外,所以也不会失去,只要每个人反求自心,便可见到。
前一篇:读《围炉夜话》第二00则
后一篇:《小窗幽记》选读之二0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