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窗幽记》选读之一七八

(2023-09-07 08:40:29)
分类: 读书札记
《小窗幽记》选读之一七八
一言济人  功德无量
士君子贫不能济物者,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处,出一言解救之,亦是无量功德。
【译文】读书人贫穷而不能在物质上救济他人,但他人遇事糊涂迷惑之处能够用言语来点醒,或是他人遇到危难之时能用言语来解救,都是无可比拟的善事和美德。
【一得】在国内佛教四大佛教圣地旅游,时常听人宣扬佛法“无畏布施”。一般人看来,“无畏布施”是运用自己的内外财、知识智慧和言语等,在他人有急难、困苦的时候,抚慰人心,使人身心安稳,脱离恐惧,这才是真正的布施,也会有无法估量的功德。读书人贫穷而不能在物质上救济他人,但他人遇事糊涂迷惑之处能够用言语来点醒,或是他人遇到危难之时能用言语来解救,均可视同“无畏布施”,是无可比拟的善事和美德。袁了凡认为自己的命数都被一位孔先生算定了,生、死,得意、失意,没办法改变。云谷禅师于是用言语开导: “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袁了凡还是不明白,于是云谷禅师耐心开导袁了凡要积极造命,而不要悲观消极对待命运。从今以后要“扩充德性,力行善事,多积阴德”,便可自求多福,改变命运。  袁了凡终于幡然醒悟,积极主动作为,首先改掉身上过错与毛病,然后多做善事;即便大富大贵后,他依然保持谦虚谨慎的美德,不改初心。最终,袁了凡改命成功,不仅生了儿子,还考中进士,当上了知县,造福一方百姓,卒年74岁。说起“无畏布施”,我特别想起鲁迅先生。他当年为何“弃医从文”,就是因为发现帮助国人治好身体上的病,远远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如果国民在心思上不能觉悟,则始终很难摆脱被奴役的悲惨命运。 所以,鲁迅先生改用笔杆子呐喊,试图唤起人们的良知与血性,叫醒那些愚昧和沉睡的灵魂,激励后世一代一代的年轻人为了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就如鲁迅先生在《热风》中所写: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