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选读之一七一
(2023-09-02 16:40:47)分类: 读书札记 |
《小窗幽记》选读之一七一
自心一尘不染
才见圣人胸襟
欲见圣人气象,须于自己胸中洁净时观之。
【译文】想要领悟圣人的胸襟气质,必须在自己内心一尘不染的时候观察才会明白。
【一得】亚圣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释迦牟尼则说每一个人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可见所谓的圣人,乃至于佛,每一个人原都做得,都有成为圣人和佛的潜力。而《小窗幽记》这里在讲“自心”与“圣人胸襟”关系时,作者陈眉公却坚持认为,只有在自心一尘不染时,才能洞见圣人胸襟。或者说,想要领悟”圣人气象“时,必须内心一尘不染才会观察明白。观察明白圣人气象即如此之难,遑论成为圣人?那么什么是”圣人气象“呢?请看下面一段对话:子禽(陈亢)向子贡(端木赐)问道:“他(指孔子)老人家一到哪个国家,必然听得到那个国家的政事,是他求来的呢?还是别人自动告诉他的呢?”子贡道:“他老人家是靠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来取得的。他老人家获得的方法,和别人获得的方法,不相同吧?”这就是儒家重要风范标准“温良恭俭让”的出处,也是“圣人气象”之精髓。张居正解释道,孔子高尚的品德充盈身内,而在外就自然发出光辉。所以,他的容貌词气之间,就表现出温而和厚,无一些粗暴;良而易直,无一些矫饰;恭而庄敬,无一些惰慢;俭而节制,无一些纵弛;让而谦逊,无一些骄傲。那么有这五种德容,感动于人,所以各国君主,自然敬之信之,都把他国家的的政事求问于孔子。张居正此一绝妙解释,正是“自心一尘不染
,才见圣人胸襟”一说的有力佐证。这里子贡的话,不仅仅是回答子禽的疑惑,更在万世之后,都可以让人想象出圣人之气象。现在离孔子去世已经两千多年,单单就这五点来想象圣人的容颜,都能使人肃然起敬,何况子贡当时就在圣人身边。所以说求学的人,只是静静地观察圣人这种威仪,就可以进德。我们平常就有此感觉,在极高明的人身旁,自己默默观察,就能反省学到很多东西。若是有像程颢程颐和张居正这样高人一旁点拨,久而久之,必能修得几分这种“圣人”气象,这样的追求,何其令人向往。
前一篇:《小窗幽记》选读之一七0
后一篇:读《围炉夜话》第一七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