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围炉夜话》第一六九则
(2023-09-01 11:19:33)分类: 读书札记 |
读《围炉夜话》第一六九则
自虞廷立五伦为教,然后天下有大经;自紫阳集四子成书,然后天下有正学。
【译文】自从舜令契为司徒,教百姓以五伦,天下自此才有不可变易的人伦大道;自从朱熹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为四书,天下才确立了足为一切学问奉为圭臬的中正之学。
【一得】在此则《围炉夜话》中,王永彬特别提醒世人:“五伦为教“,天下有“大经”;”四子成书“,天下有”正学“。要读懂,不妨从理解名词注释开始:虞廷:指虞舜时期。五伦:人与人之间的五种社会关系,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大经:不可变易的礼法、规定、常规。紫阳:北宋理学大家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又号晦庵,徽州婺源人。学者称为紫阳先生。四子成书:朱熹集注《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正学:中正之学,此指程朱理学。王永彬无疑是推崇程朱理学的。程朱理学是宋朝以后由程颢、程颐、朱熹所创立的哲学学派,其核心思想主要包括天人合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和家庭伦理和社会秩序等方面。这些思想使儒学走向政治哲学化,为封建等级特权的统治提供了更为精细的理论指导,适应了增强思想上专制的需要,深得统治者的欢心,成为南宋之后的官学。朱熹是以成为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之一的先贤,他是当之无愧的宋代理学集大成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今天的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然而,一些人认为程朱理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糟粕,因为它强调的某些观念和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已经不再适用。例如,程朱理学主张男女有别、男尊女卑的思想,这种观念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平等观念;程朱理学强调孝道、忠诚等传统美德,但这些美德在现代社会中可能会被一些人视为过时或不合理的。此外,一些人还批评程朱理学过于注重理论和哲学思辨,而忽略了实践和现实问题。他们认为,程朱理学的理论过于抽象和空洞,缺乏实际应用价值。然而,我们也需要认识到,程朱理学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它不仅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在当今世界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启示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客观地评价程朱理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反思和发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前一篇:《小窗幽记》选读之一六九则
后一篇:读《围炉夜话》第一七0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