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窗幽记》选读之一五六

(2023-08-24 10:06:22)
分类: 读书札记
《小窗幽记》选读之一五六
业净成慧眼 无物到茅庵
业净六根成慧眼,身无一物到茅庵。
【译文】罪业一旦清净,眼、耳、鼻、舌、意都成了观照世间万物的慧眼。身上没有任何事物的拖累,便如同住在深山的茅庵中修行一般。
【一得】佛家说每一个人过去都有无数世的生命,每一世的生命都造了各种不同的业。因此,“我今悉以清净三业,遍于法界极微尘刹,一切诸佛菩萨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什么叫做忏悔呢?如何才能使过去一切业障都清净呢?就是要洞悉一切皆是幻心幻相,也无体相,其性亦是空,这才叫做“业净”。本则《小窗幽记》“业净六根成慧眼,身无一物到茅庵”一语出自明代唐顺之七律诗《赠庵中老僧僧解相人术少尝游历江南晚归庵中》:“早从祝发事栖岩,为礼名师每向南。业净六根成慧眼,身无一物寄茅庵。厨边引涧宁须汲,松下翻经几到龛。若使焚香能证道,前身应说是香严。”唐顺之原诗颔联“业净六根成慧眼,身无一物寄茅庵。”第四句“身无一物寄茅庵”中“寄”字,在这里被陈眉公更为“到”,涵盖范围更为宽泛,而且显得身上没有任何事物的拖累,便如同来到深山的茅庵中修行一般,也更见虔诚。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