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围炉夜话》第一四一则

(2023-08-09 10:05:34)
分类: 读书札记
读《围炉夜话》第一四一则 
成就人才,即是栽培子弟;暴殄天物,自应折磨儿孙。
【译文】培植有才能的人,使他有所成就,就是教育培养自己的子弟。不知爱惜物力而任意浪费东西,自然使儿孙未来受苦受难。
【一得】《围炉夜话》是一本道德教育读物,又是一本家庭生活手册,还是一本交友处世指南。本则《围炉夜话》提醒告诫世人:造就人才,就是培养自己的后辈有所成就;不知爱惜物力而任意浪费,自然会使子孙后代受苦受难。兼具了上述三方面特点。总体上当然是反映家庭生活,既论及子弟教育培养,又述及爱惜物力。但通篇着力凸显道德教育的意味十分浓厚。似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成就人才,即是栽培子弟”,将培植有才能的人,使他有所成就,同教育培养自己的子弟等量齐观;第二、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第三、“暴殄天物,自应折磨儿孙”,将不知爱惜物力而任意浪费东西与儿孙未来受苦受难作必然联系。世俗教人积德行善,有一种功利性的诱导方法,即积攒福报,在佛教叫因果报应。“作善降祥,不善降殃,可见尘世之间,已分天堂地狱。”本篇“暴殄天物,自应折磨儿孙。”看作作者王永彬的因果报应主张,似无不可。不过,作者在肯定命理运数的同时,也不否定人事的作用,这从他多篇论述中可以看出端倪。例如:“发达虽命定,亦由肯做工夫;福寿虽天生,还是多积阴德。”“数虽有定,而君子但求其理,理既得,数亦难违;变固宜防,而君子但守其常,常无失,变亦能御。”强调虽然世事无常,但只要发愤图强,遵循客观规律,人也可以改变命运。其中的辩证思维在当时难能可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