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围炉夜话》第一四0则
(2023-08-08 17:48:05)| 分类: 读书札记 |
读《围炉夜话》第一四0则
地无余利,人无余力,是种田两句要言;心不外驰,气不久浮,是读书两句真诀。
【译文】地要竭尽所用,不能浪费;人要全力耕种,不可偷懒,这是种田要谨记的二句话。心要不向外奔;气要不向外散,这是读书的两句诀窍。
【一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耕读”是安身立命和治家的根本之道。本乎此,中国处世三大奇书无论是《菜根谭》、《小窗幽记》、《围炉夜话》均经常可见到耕读方面的话题。本则《围炉夜话》告诫世人:土地要竭尽所用,不能浪费,人要全力耕种,不可偷懒,这是种田要谨记的两句要言;心神要专一,不旁骛外驰,心气要集中,不分散虚浮,这是读书要谨记的两句要诀。种田必须充分利用土地,发挥全部的人力,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生命原本是一块田地,就看你如何去发挥它的效用;倘若偷懒不去耕种,它便是一块荒地。而且“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得到最高的收获,正如同以有限的生命,去完成最有价值的事情是一样的道理。而其要言就在“地无余利,人无余力”这八个字上。至于读书,则须谨记“心不外驰,气不外浮”这八个字。如果读书时,一心“以为有鸿鹄之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哪里还能专心读书呢?或是读书时,才将一页书打开,就想去逛街吃烤串、到娱乐场所去散心,这样又怎能将书读好呢?读书首重专心,既不好高骛远,亦不旁骛,沉住气,定着心,才可能通达。清代文学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为此提出“读书三境界”的理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诚哉斯言!
前一篇:《小窗幽记》选读之一三九
后一篇:《小窗幽记》选读之一四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