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选读之一三0
(2023-08-01 18:03:49)
标签:
历史 |
分类: 读书札记 |
《小窗幽记》选读之一三0
人生一世有三乐
佛书佳客山水游
闭门阅佛书,开门接佳客,出门寻山水,此人生三乐。
【译文】将门关起来阅读佛经,开门迎接志趣相投的友人,出门寻找美好的山水,这是人生三大乐事。
【一得】什么是人生之快乐?答案会因各人生活状况、社会阅历和心态不一样而异。在《小窗幽记》中,陈眉公先生以为“人生一世有三乐
“,是“闭门阅佛书,开门接佳客,出门寻山水”。因为陈眉公信佛,在“三乐”中,闭门读佛经是排在第一位的。站在他的角度,这样排序当然有道理。因为佛经告诉我们生命的智慧,诸般尘念为之涤清,我们逐渐与一个较为纯粹的我会晤,与自我生命的本源沟通。佛经告诉我们如何寻找真正的自我,在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的无染当中,放弃了对自我的执着,明了生命并不狭隘,因此,便得到自在。在此基础上,与志趣相投的友人,便可以像杜甫在《客至》诗中所写的那样:“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尽享与佳客共鸣的快乐,我们的心扉也为他们而常开。闭门阅佛经,是与自我生命的本源沟通;开门纳佳客,则是与人忘情交往;那么,出门寻山水,便是与自然神交了。大自然有无限的美景,无尽的神态;在欣赏大自然时,我们仿佛回到生命最初的本源。天人合一的快乐,何可言谕?!不过需要郑重指出的是,在我们当下的社会,倘若不是对于佛教的信众,将“闭门阅佛书”排在“三乐”第一位,并不合适。若改作“闭门读好书”岂不更好。读好书是向我们的身体内部探求,和自己的内心进行交流对话,发现自己的本性里的需求,找到真实的自我。
明白了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就不会人云亦云,不会去和别人攀比,不再争强好胜,一味地追逐功名利禄。这样也就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欲望,人就会变得轻松快乐。满足内心需求就是释放自己的天性,这样产生的快乐才是长久的,源源不断的。
前一篇:读《围炉夜话》第一三0则
后一篇:读《围炉夜话》第一三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