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围炉夜话》第一二五则
(2023-07-27 23:31:28)分类: 读书札记 |
读《围炉夜话》第一二五则
甘受人欺,定非懦弱;自谓予智,终是糊涂。
【译文】甘愿受人欺侮的人,一定不是懦弱的人;自认为聪明的人,终究是糊涂的人。
【一得】自信的人不与人争,他们主动处于弱者的地位,但最终会取得成功。反观那些骄傲自满、自以为是的人,最终往往失败。王永彬在此则《围炉夜话》中谆谆告诫人们:心甘情愿,任人欺辱,这样的人一定不是懦弱之辈。自以为是的人,终究是个糊涂虫。最能说明“甘受人欺,定非懦弱”的事例莫过于韩信“胯下之辱”。有太多人不理解韩信宁可受“胯下之辱”却没有杀了屠户,其实主要有三个原因:
1、韩信不愿意触犯秦律。 一是韩信当时带剑
。在秦朝,私藏兵器是违法行为,只是到了秦末,天下大乱,秦朝法律不得通畅,才有了韩信带刀佩剑的行为。胯下之辱发生在秦末,反秦起义还没有大规模发生,秦法依然统治天下,如果韩信在众目睽睽中杀死了屠户,那么等待他的就是酷刑。就算韩信没有杀死屠户,只是杀伤了屠户,按照秦法,至少也要被判处城旦。就是服四年兵役,夜里要筑长城,白天要防敌寇站岗,韩信不愿意接受。2、韩信不愿意壮志未酬身先死。
韩信有着非常远大的理想,同时目的性非常明确:封王拜侯、出人头地。只想一步到位,然后再发挥自己的才能,证明自己。如果跟屠户纠缠,很可能会被官府盯上,从而阻碍了自己实现理想。
3、韩信坚信自己能够成功。韩信在功成名就做了楚王之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淮阴,还召见了当初侮辱自己的那个年轻人,任用他做了中尉,并且还告诉自己身边的将领说:这是位壮士,当他侮辱我的时候,我难道不能杀死他吗?只不过杀死他没有意义,所以我忍受了一时的侮辱而成就了今天的功业。韩信一直坚信自己能够成功,并且把当初的侮辱当成自己成功路上的磨难。
前一篇:《小窗幽记》选读之一二四
后一篇:《小窗幽记》选读之一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