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选读之一0九
(2023-07-10 00:03:04)分类: 读书札记 |
《小窗幽记》选读之一0九
至音不合众听
至宝不同众好
至音不合众听,故伯牙绝弦;
至宝不同众好,故卞和泣玉。
[译文]格调太高的音乐很难让众人接受,所以,伯牙在钟子期死后便不再弹琴。最珍贵的宝物很难让众人赏识,因此,卞和才会抱着玉在荆山下面哭泣。
【一得】《小窗幽记》中名言“至音不合众听
至宝不同众好”的意思是说, 高妙之乐难寻知音, 故俞伯牙断弦摔琴; 无价之宝没人能识,
故卞和氏抱玉伤心。自古而今,太美好的事物,众人往往难以体会和接受;太珍贵的东西,众人也不容易了解和珍惜。因为,大家看惯的都是平常的事物,品味也跟随着流俗。所以,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伯牙绝弦,是因为像钟子期那样的知音再也难觅了。既无知音,不如绝弦吧!从知音难求角度讲,本无可厚非。但从另一个角度讲,既然格调太高的音乐很难为绝大多数人接受,我们的文艺家、音乐家在创作时就要牢记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一段话:“任何一种东西,必须能使人民群众得到真实的利益,才是好的东西。就算你的是“阳春白雪”吧,这暂时既然是少数人享用的东西,群众还是在那里唱“下里巴人”,那末,你不去提高它,只顾骂人,那就怎样骂也是空的。现在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统一的问题,是提高和普及统一的问题。不统一,任何专门家的最高级的艺术也不免成为最狭隘的功利主义;要说这也是清高,那只是自封为清高,群众是不会批准的。”至于太珍贵的宝物,往往不为人所认识,则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没见过,所以也就不认那是珍宝。人们的价值,常常建立在比较上,没有东西可堪比拟的宝物,往往就被误认为毫无价值。就像我们的心,它甚至比和氏璧更珍贵,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去认知和体会呢?
前一篇:读《围炉夜话》第一0九则
后一篇:读《围炉夜话》第一一0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