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窗幽记》选读之一0七

(2023-07-07 17:41:22)
分类: 读书札记
《小窗幽记》选读之一0七
宁为薄幸狂夫  不作厚颜君子
吟诗劣于讲书,骂座恶于足恭。两而揆之,宁为薄幸狂夫,不作厚颜君子。
[译文]讲解书中的道理好像比吟诗更容易令人有所得益,座上对人破口大骂当然比过分恭敬要坏得多。然而,两相比较之下,宁愿做个轻薄狂放的人,也不要做个厚脸皮的君子。
【一得】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满足自身利益,屡试不爽的手法是:假借礼教的名义来进行专制统治,压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小窗幽记》“宁为薄幸狂夫  不作厚颜君子”提醒和告诫世人:吟诗不如讲解书中的道理收获大,在座位上破口大骂当然比恭敬待人要恶劣,但两相比较之下,宁愿做个轻薄的狂人,也不做个厚脸皮的君子。乍一听,似有点走极端。仔细一品,便会发现,应该是反话。所谓的狂夫,实际是指真心真性情,不欺世的坦坦荡荡之人。厚颜君子反而是为了迎合别人,隐藏自己真心,做很多表面的工作,更像伪君子。《小窗幽记》“吟诗劣于讲书,骂座恶于足恭。两而揆之,宁为薄幸狂夫,不作厚颜君子。”一语出自晚明曹臣的一部世说体小说《舌华录》,该书充分展现了晚明士人特有的反假道学的精神风貌。例如《舌华录》关于闵文休的一段描述:“闵文休狂放嗜酒,素不喜与道学场。人有强之者,则曰:吟诗劣于讲学,骂座恶于足恭。两而揆之,宁为薄幸狂夫,不作厚颜君子。”闵文休的话,被同一时期的陈眉公信手拈来,充分反映出晚明士人(包括陈眉公在内)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他们有着自身独立的追求,对事物有着自己的理解;他们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敢于正面批判假道学,尽管常常不被人理解,但他们依然坚持自我,敢于表露自己真实的想法。他们始终持一种批判的眼光,不盲目崇拜古人,有着自己独立的思考。可钦可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