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选读之一0一则
(2023-06-27 21:15:36)分类: 读书札记 |
《小窗幽记》选读之一0一则
斜阳树下谈禅
深雪堂中论人
斜阳树下,闲随老衲清谭;
深雪堂中,戏与骚人白战。
【译文】斜阳夕照时,闲适地与老和尚在树下谈论佛理;在下着大雪的日子里,与诗人文士们在厅堂中戏作禁体诗取乐。
【一得】陈眉公在此则《小窗幽记》中,专门设置了树下谈禅与堂中论诗两种特定场景:斜阳古树,数点寒鸦,与高僧论坐,谈万法周天;深雪寒风,围炉火与雅士论诗,道千古风流。这样的生活场景委实惬意,万千烦恼一朝尽,新酒添箸尽兴人。但事实上,这样的场景易设,但意境难达。茫茫人海,凡尘俗世,真正能有这份心境的人又有几个?大家皆为世间碌碌之人,奔波劳累,追名逐利,真正能体味到世外之间意、超凡之味的,恐怕也就只有庙里高僧、山中隐士了罢。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为实现自我理想、目标,为追求更多的名誉、利益,总是一心向前看,拼命往前赶,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甚至是值得称道的。然而大多数人浑浑噩噩,随波逐流,把自己投掷在永不休止的追逐中。有人戏称,如果陡然把他喝住,问他:“你到底要做什么?”大概很多人都答不出来。即使答出来,在谈禅老和尚的眼中看来,也是微不足道的事。常常在佛寺看到这样令人警惕的谈禅句子:“佛法难闻今已闻,人身难得今已得,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世度此生。”仿佛是给这些人背上击一猛掌。诗人是可喜的,他能了解生命的趣味性;诗人也是可悲的,因为,他比一般人更能体会生命的悲剧性与无奈。屈原以言遭忧,心有所感而作《离骚》,后世遂以骚人称诗人。然而,在深雪堂中戏作禁体诗的人们,不明就里,却像孩童一般快乐呢!不过需要警惕的是,虽然佛禅之事,文雅之意,有益于心灵,但醉心追求,不务生计,恐怕就会遭到家人和亲朋的反对。若于凡尘之中,日思雅趣,喜道佛禅,恐怕有不务正业之嫌。倘若世间人少一些攀比,少一些虚荣,多一份真心,多一份感悟,心就会澄明如镜,人也会神清气爽。这恐怕才是“斜阳树下谈禅
深雪堂中论人”的初衷。
前一篇:读《围炉夜话》第一O一则
后一篇:读《围炉夜话》第一O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