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选读之八十三
(2023-06-11 11:53:30)分类: 读书札记 |
《小窗幽记》选读之八十三
弃俗得仙
舍仙得道
放得俗人心下,方名为丈夫;
放得丈夫心下,方名为仙佛;
放得仙佛心下,方名为得道。
【译文】能放得下世俗之心,方能成为真正的大丈夫;能放得下大丈夫之心,方能称为仙佛;能放得下成仙成佛之心,方能彻悟宇宙的真相。
【一得】陈眉公倡导:心灵不执于物之不足,还必须豁达,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要拿得起放得下,抛得开,收得拢。《小窗幽记》“弃俗得仙
舍仙得道”中说:“放得俗人心下,方名为丈夫;放得丈夫心下,方名为仙佛;放得仙佛心下,方名为得道。“便是这一主张的形象而具体地说明。醉心于佛道之说的陈眉公将人分为”俗人“、”丈夫“、”仙佛“三个层次,将其修为结果分别列为”丈夫“、”仙佛“、”得道“三种境界。三种境界依次递升的前提是”放下“。 所谓“放下”,主要是指心放下。世俗之心放不下,就会与人争名夺利,得之便骄傲,失之便气馁,富贵则改节,潦倒则失志,这就称不上是大丈夫。大丈夫所以能成就大事业,在其能不为俗情所转,而能扭转俗情。古来英雄豪杰
所不能勘破的,便是成大功立大业的心。若是功业不成,大丈夫也要嗟叹懊恼了。然而,在仙佛的眼中看来,世间的种种功业,也如同梦幻一般。所谓得道,简单地说,便是彻底了解宇宙的真相。由此可见,陈眉公虽醉心于佛道之说,流连于山林之乐,但他所赞赏的人生态度,倒也不是全然的消极逃避,而是敢于承担社会责任。他说:不担当,则无经世之事业;不摆脱,则无出世之胸襟。不仅要勇于担当,而且要百折不挠,尽人事知天命,无论结果怎样,但求心之所安。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是值得赞赏的。此外,在日常生活及待人接物等多方面,他也发表了很多真知灼见,这些道理,就是在今天仍有借鉴价值。
前一篇:读《围炉夜话》之八十二则
后一篇:读《围炉夜话》之八十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