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选读之七十四(集情篇之六十一)
(2023-05-23 17:59:42)分类: 读书札记 |
《小窗幽记》选读之七十四(集情篇之六十一)
豆蔻不消心上恨
丁香空结雨中愁
豆蔻不消心上恨
,丁香空结雨中愁。
【译文】豆蔻枝繁叶茂,也难消少女心中的幽恨;丁香花团锦簇,却徒结着少女心中的怨愁。
【一得】此则《小窗幽记》是说:少女心中的幽恨难解,为的是那丁香花在雨中徒然愁怨地开着。“丁香空结雨中愁”一语出自南唐中主李璟的《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 ,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三楚暮 ,接天流。
此词借抒写男女之间的怅恨来表达作者的愁恨与感慨。上片写重楼春恨,落花无主;下片进一层写愁肠百结,固不可解。细细体味一下,”丁香空结”,已是不该轻负,更何况是“娉娉弱弱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的梦样年华。这般年龄,本是不该空解愁滋味,却为初春的气息所染,面对雨中空结的丁香生起气来。若是那人得知,怎忍轻负信约,辜负这无限春光?若是那人不知,则不知该怎么办才好?雨中的丁香还是空自绾着同心结,这初来的恋情滋味,却是苦涩而难当啊!有人认为这首词非一般的对景抒情之作,可能是在南唐受后周严重威胁的情况下,中主李璟借小词寄托其彷徨无措的心情。全词语言雅洁,感慨深沉。有好事者因为李璟这首词作和《小窗幽记》这则小品中都写了中药“豆蔻”和“丁香”,便生发开去, 巧用了二十四味中药名串联成篇,绘声绘色地为明代医家李时珍与夫人演绎了“两地书”。后来读到《光明日报》上傅彩霞女士大作《邂逅一片诗意的植物》,始知这是“詹冠李戴”。傅彩霞女士《邂逅一片诗意的植物》写道:走近中草药,始于阅读苏州詹氏夫妇的两地情书,文辞雅致,往来对答皆用药名。其妻给夫的信写道:“槟榔一去,已过半夏,岂不当归耶?谁使君子,效寄生缠绕他枝,令故园芍药花开无主矣。妾仰观天南星,下视忍冬藤,盼不见白芷书,茹不尽黄连苦。古诗云:豆蔻不消心上恨,丁香空结雨中愁。奈何,奈何!”其夫给妻的回信道:“红娘子一别,桂枝香已凋谢矣。几思菊花茂盛,欲归紫苑,奈常山路远,滑石难行,姑待从容耳!卿勿使急性子,骂我苍耳子,明春红花开时,吾与马勃、杜仲结伴返乡,至时自有金相赠也。”夫妇两地书巧妙地嵌入二十余味中草药名,浑然天成,妙趣横生,字字句句都弥漫着草药的香气,如跳跃的音符,似潺潺的泉水,读来意味深长。
前一篇:读《围炉夜话》之七十三则
后一篇:读《围炉夜话》之七十四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