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选读之五十二(集醒篇之三十二)
(2023-04-12 10:42:04)分类: 读书札记 |
《小窗幽记》选读之五十二(集醒篇之三十二)
智少愈完
智多愈散
童子智少,愈少而愈完;
成人智多,愈多而愈散。
【译文】孩童的智慧很少,但其知识愈少,智慧却愈完整;成人的智慧很多,但其知识愈多,智慧却愈分散。
【一得】《小窗幽记》中说:孩童的知识并不多,但是其知识愈少,智慧却愈完整 ;
成人的知识多,但智慧却分散而不完整。怎么理解这句话?一是从专注度来讲,知识和学问积累多了,会形成注意力和生命力的分散。知识和学问固然是由累积而来,然而,一旦积累多了,容易导致心力一时在东,一时在西,全着于外界而没有一个内在的统一。有人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孩童可以在一朵花中得到无上的乐趣,成人却无法长久地把精神专注在一朵花上。因此孩童知识愈少,智慧却愈完整;成人的智慧很多,反倒因其知识愈多,智慧却愈分散。二是从减少智慧偏颇角度来讲,如果说智慧是指使生命活得更美好而言,那么,孩童确实比成人更易品尝生命的滋味。因为孩童单纯,成人不单纯,孩童完整,成人不完整。所以,许多智者主张活到最后要回到婴儿的纯真状态,这时候的心态和未成长时的心态,在感受上并无多大的差别,主要的分别在于一个会失去,而复归的状态则不会再失去了。老子主张这时要“为道日损”,一天一天地减去妄见,而达到一种“绝学无忧”的境界,就是这个道理。三是知识和智慧的获取当然主要来自于书本。而书本上的东西也每每有不符合常识的地方,甚至对一些重大史实的记载,也都有不兼容之处。成人对书本上的东西往往笃信不疑,想都不去想就囫囵吞枣地全盘接受。因此有人提出“尽信书不如无书”,力主读书遇到不符合常识的地方,一定要去质疑它,尤其是面对一些不兼容的记载,我们更必须要有质疑精神,然后通过研究,得出自己的见解,相信哪部分,不相信哪部分。用这样的态度读书,才能真正学到东西。相较之下,孩童在这方面又较成人具有优势。
前一篇:读《围炉夜话》之五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