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围炉夜话》之四十五

(2023-04-01 23:30:49)
分类: 读书札记
读《围炉夜话》之四十五  
颜子之不校,孟子之自反,是贤人处横逆之方;子贡之无谄,原思之坐弦,是贤人守贫穷之法。
【译文】遇到有人冒犯时,颜渊不与人计较,孟子则自我反省,这是君子在遇人蛮横不讲理时的自处之道。在贫贱时,子贡不去阿谀富者,子思则依然弹琴自娱,完全不把贫困放在心上,这是君子在贫穷中仍能自守的方法。
【一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总的来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不过一般人心中的圣人是专指孔子。临近解放时,我曾读过乡间三个月私塾。开蒙第一天,塾师就工整地为我写了“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神位”,告诉我这是孔圣人牌位,要我恭敬地捧回去,贴在堂屋正中,焚香跪磕供奉。虽然当时很懵懂,但内心对孔圣人是顶礼膜拜的。王永彬在此则《围炉夜话》中,讲了君子在遇人蛮横不讲理时的自处之道和君子在贫穷中仍能自守的方法,就表扬了儒家四位圣人,让我们看到这四位圣人处世,的确有常人难以企及之处。当别人平白无故地找麻烦时,平常人一定十分恼怒,若是气量狭小些的,更会以牙还牙。但是,孔门的颜渊却能不予计较,一笑置之;而孟子更伟大,他认为别人之所以冒犯自己,也许是自己什么地方做错了,因而自我反省一番,确定自己没有差错,才敢放心。这样一来,所有的怒骂都成了自己修身的阶梯。一切加之于我的恶缘逆境,反倒成为修身的好机会,使我们的心量更广大,胸怀更开阔,任何逆境都能甘之如饴。再说贫穷,本来就很难耐,有的人耐不住,便干起违法勾当,甚至抛弃人格,阉然媚世。而子贡却要求自己“贫而无谄”,这便是能守;而子思更是难得,身在贫穷,却还能怡然自得、弹琴自娱,这就是能乐了。的确,并没有什么事能真正让我们失去快乐的。一般人总是放不下,俗语说:“看得破,忍不过;想得到,做不来。”果真能放得下,那么天地浮云,无处不自在。这样的“圣人”,我们何乐而不为之呢!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在先秦古代圣人一词并非儒家专有。后来的诸子百家,乃至古今各种宗教、学派,也都有自己认定的圣人,除儒家的尧舜孔孟外,道家的黄老列庄,墨家的大禹等圣人也是受到后世公认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可以奉为学习榜样的“圣人 ”多得很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