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菜根谭》356@365
(2022-12-22 19:51:39)
标签:
365 |
分类: 读书札记 |
12月22日
《菜根谭》356
身居局中,心在局外
波浪兼天,舟中不知惧,而舟外者寒心;猖狂骂坐,席上不知警,而席外者咋舌。故君子身虽在事上,心要超事外也。
【大意】当天气不好波浪滔天时,坐在船中的人并不知道害怕,反而把船外的人吓得胆破心寒;当酒宴中有人酒醉而怒骂时,同席的人并不知道警惕,反而把站在席外的人吓得目瞪口呆。所以一个有才德的君子,即使被某件事卷入漩涡中,但心智却要抱着超然物外的态度。
【一得】《菜根谭》“身居局中,心在局外“是关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方面的智慧。为了说明问题,洪应明援引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两个司空见惯的现象:一是”波浪兼天,舟中不知惧,而舟外者寒心“;二是”猖狂骂坐,席上不知警,而席外者咋舌“,形象而贴切,很有说服力。洪应明以此两事例作况,意在启迪人们:一个人做事就怕迷惑于事中却不自知,这样就可能把谬误当真理,把错误当正确。而要超然于事外,超脱于尘世,除了自身要有高尚修养与较好素质,还要学会多听别人的意见,多了解实际情况,所谓当局者迷而旁观者清,偏听则暗而兼听则明。人处于事中不仅易迷且往往被其势所左右,变得激情磅礴,不能理智思考、冷静处之。故处事应身在局中而心在局外。君子即使被某件事卷入漩涡中,但是心智却要抱着超然物外的态度。《世说新语》中有这样记载:谢安隐居东山时,有一次和王羲之、孙绰等人乘船出海游玩。突然遇到风暴,大浪滔天,其他人都大惊失色、仓皇无措,而谢安则独自吟啸船头、镇定自若。船夫觉得既然谢安散淡高兴,就继续向前划去。不久,风越发大了,浪也猛起来,众人都大声叫嚷,坐立不安。谢安这才徐徐说道:“我们还是回去吧。”大家立即响应,掉头返回。于此可以知道谢安的器量,足以慑服朝廷内外。淝水之战前夕,前秦号称百万大军压境,东晋举国上下一片哗然,以为灭顶之灾必至;而谢安则在处置停当后,悠然游于山水,气定神闲、举重若轻,最终在淝水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前秦军。当前线捷报送到时,他和客人正在下棋,看罢书信仍然下棋如故;客人忍不住发问,他才缓缓说道:“小儿辈已破贼。”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越是变动纷乱、大事临头之时,越能看出谢安的器量胸襟。谢安堪称身在局中而心在局外的典范! 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向南方东晋发起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此战对当时的政治格局产生了很大影响,将中国南北朝对峙的局面推迟了半个多世纪,谢安厥功至伟!
前一篇:读《菜根谭》355@365
后一篇:读《菜根谭》357@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