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菜根谭》339@365
(2022-12-05 21:40:59)
标签:
365 |
分类: 读书札记 |
12月5日
《菜根谭》339
雪夜读书神清,登山眺望心旷
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读书于雨雪之夜,使人神清;舒啸于丘阜之巅,使人兴迈。
【大意】假如你站在高山上放眼远看,就会立刻使你感到心胸开阔;假如你面对水流凝思,就会马上使你意境悠远。假如你在雨雪之夜读书,就会使你感到心旷神怡;假如你爬上丘陵展胸低啸,就会使你感到意气豪迈。
【一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从古至今,高山和流水总是能给人启发神思、开拓心智。是以古琴曲中也有《高山》《流水》的经典。《菜根谭》“雪夜读书神清,登山眺望心旷“智慧假设了人在“登上高山”、“面对流水”和在“雨雪之夜读书”、“山巅上长啸”等四种情境,向我们准确地传递了作者在这方面生活体验和独特感受以及精当评价:站在高处可以使人心胸开阔,面对清流可以使人意念深远;在雨雪的夜晚读书,可以使人神智清晰;爬上高岗展胸呼啸,可以使人意兴豪迈。这种情境其实大多数人都曾有过类似经历,很有代表性。《菜根谭》其实是在提醒我们,自然界所蕴藏的资源,无论是精神层面的需求,还是物质方面的需求,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要人们肯敞开心扉,则心灵就能够体验到与高山一样的高峻,与流水一样的深远,与雨雪之夜一样的清爽,与自然心心相印。惟其如此,孔子才能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才能在登岳阳楼时,把酒临风,心旷神怡,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言;诗人王之涣和陈子昂才能分别写出《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的千古传诵名诗。至于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所凸显的勃然而发的飘逸才情;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尽了王朝兴衰、人世沧桑,也无一不是得益于“高山”流水“的启迪。登上高山,使人心旷神怡;面对流水,使人意境悠远。在雨雪之夜读书,使人神清气爽;在山巅上仰天长啸,会让人意气豪迈。这四句话,堪称千古名训,当牢记并身体力行。
前一篇:读《菜根谭》338@365
后一篇:读《菜根谭》340@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