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菜根谭》288@365

(2022-10-15 20:13:51)
标签:

365

分类: 读书札记
10月15日
《菜根谭》288
处世流水落花,身心皆得自在
古德云:“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吾儒云:“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人常持此意,以应事接物,身心何等自在。
读《菜根谭》288@365

【大意】古代有位高僧说:“竹子被风吹动,它的影子虽然在台阶上掠过,可是地上的尘土并不因此而飞动;月亮的倒影虽然穿过池水,可是水面上却没有留下痕迹。”儒家一位学者也说:“不论水流如何急湍,只要我能保持宁静的心情,就根本听不到水流的声音;花瓣虽然纷纷谢落,只要我的心经常保持悠闲,就不会受到落花的干扰。”一个人假如能抱这种处世态度来待人接物,那么不论是身体还是精神该有多么自由自在呢?
【一得】经常听人说起,为人处世接人待物,只要保持一种好的心态和处世态度,身心就会步入逍遥自在状态。如何才能做到保持一副好心态和处世态度?《菜根谭》“处世流水落花,身心皆得自在“智慧分别引述了高僧“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 和宋儒“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两段话,明确告诉我们,只要经常抱持这样处世态度来待人接物,身心即可获得逍遥自在。“处世流水落花,身心皆得自在“系唐代雪峰和尚之语,语中所指竹影与月轮均为幻觉。“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则出自邵雍《天津感事二十六首》,全诗为:“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不似世人忙里老,生平未始得开颜。”洪应明在这两段文字中虽然只写了竹影、月轮、水流、花落,却赋予其一种极为强大而震慑的力量,称之为“处世流水落花,身心皆得自在。“为什么?在古人看来,情欲物欲到头来同样是一场空,故心境宜静,意念宜悠,心地常空,不为欲动,让身外之物自然而去,才能保持身心的自然愉快。自心是主体,外在影响是缘,因缘和合,方才有可能引起心境变化,所以只要守住真常本心,视外在影响如客,任其来去,不为所动即可心静。“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这里的不动、无痕、常静、自闲,即完全不受外在环境干扰之谓也。《金刚经》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能够做到了了分明,而又如如不动,对一切事实真相真理了然于心,清清楚楚,但心境却不受外界影响,始终平稳、淡然,顺不欢喜,逆不悲伤。这是一种何等的修养和人生境界!看来,古人真的比我们更能窥破人生的真谛,也更知道如何对待生命。执此二端,或处世或待人接物,身心岂能不自由自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