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菜根谭》201@365
(2022-07-20 00:13:15)
标签:
365 |
分类: 读书札记 |
7月20日
《菜根谭》201
过俭者吝啬,过让者卑曲
俭,美德也,过则为悭吝,为鄙啬,反伤雅道;让,懿行也,过则为足恭,为曲谨,多出机心。
【大意】节俭朴素本来是一种美德,然而假如太过分节俭,就会论为富不仁、行为卑下的守财奴,如此反而会伤害朋友之间的往来。谦让本来也是一种美德,可是假如太过分,就会变成卑躬屈膝、处处谨慎小心的人,这样最能给人一种好用心机的感觉。
【一得】俭朴是一种美德,可是俭朴过分就是吝啬小器,成为斤斤计较的守财奴,反而伤害了与人交往的雅趣。《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家财万贯,因为过度节俭,而被人称为吝啬鬼。病危时,桌子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临终前,已经说不出话来,但他却伸出两个手指,始终不能断气。一屋子人猜他的意思都猜不对,后来还是赵氏了解他,说老爷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个灯草,怕费油,所以不放心。然后赵氏挑掉一根灯草,严监生才点点头,断了气。这则故事成为“过俭者吝啬”的传世笑谈。处事谦让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可是如果谦让过分就显得卑躬屈膝,谨小慎微不够大方得体,反而会多出一些巧诈的心思。这就是《菜根谭》“过俭者吝啬,过让者卑曲”智慧向我们发出的警示。读后受到的启迪有三:一是真理超越一步就会变成谬误。事物都有自己依存的限度,超过限度就会向相反方面转化,发生质变。即使像勤俭节约、谦虚礼让这样美好的道德品行一旦过了头,也就不会再美好,甚至走向其反面。二是君子处世无过与不及,只要恰到好处。凡事必须把握一个适当的尺度,拿捏一个合适的分寸。
如果不懂得这种尺度和分寸,过于死板僵化,则不仅不能让人感觉到进退知止、韵味无穷的优雅美好,反而变得急功近利、前倨后恭。人的一生要达到做人的高境界,是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感悟不断磨练的。因为一个人言行中的“度”和“分寸”如何把握得恰如其分,是需要一定智慧和心理能量作基础的。三是坚定不移地从生活上着手重整道德风俗。要毫不动摇地制止奢靡浮华的生活和改正虚伪不诚实的风气,使人人生活节俭朴实,养成崇礼的德性。在物质生活上不要太吝啬,或是太奢侈,在精神生活上要宁奉之拙勿失之巧。做到这样,才能够移风易俗,振奋人心。
前一篇:读《菜根谭》200@365
后一篇:读《菜根谭》202@365